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3 11:25:45
《巴黎協議》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這2攝氏度將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更將深刻地改變現有的產業結構。對中國而言,壓力最重的,莫過于煤炭產業。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恒峰
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北部市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右五)、法國總統奧朗德(右四)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右六)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慶祝巴黎氣候協議的達成。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協議將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新華社記者 周磊 攝
每經記者 杜恒峰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溫升高趨勢,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巴黎大會在歷時十余天后,終于達成了協議。
據新華社報道: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協議將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當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協議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巴黎協議》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根據協議,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并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后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
巴黎氣候大會的協議,為我們勾勒出了這樣一個世界:“本世紀下半葉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即: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要小于地球一年吸納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將不再增加。這對人類能源利用結構,將構成重大影響。
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兩國碳排放總量占全球的40%,在未來碳排放的工作中任務艱巨。
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曾表示,2014 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33.8%。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力度,爭取到2020年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
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講話指出,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 并爭取盡早實現,屆時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
別小看這2攝氏度,更不要小看這看似遙不可及的碳排放目標,這些還停留于文件的只字片語,將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更將深刻地改變現有的產業結構。對中國而言,壓力最重的,莫過于煤炭產業。
中國的煤炭產業,已經嚴重產能過剩。9月1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指出:
‘十三五’將把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作為重要任務,特別是煤炭消費,其比重將從66%降至60%以下;
在煤炭消耗上,預計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約39億噸。
據中債資訊數據,2015年上半年,我國煤炭現有產能已經達到了40億噸,在建產能10億噸——合計50億噸,遠遠超過39億噸的煤炭消費需求。
從美國煤炭龍頭企業的境遇,我們也能看到未來中國煤炭企業面臨的壓力。美國第一大煤炭公司博地能源(代碼BTU)的股價,從 2006年的高位105美元,一直下降到了今年9月底的0.99美元,跌幅超過99%;美國第二大煤炭公司阿奇煤炭股價從10美元的高位, 現在只有0.95美元;2015年8月17日消息,第三大煤炭公司阿爾法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中國煤炭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三季度27家上市煤炭企業14家虧損;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只有9.7億元,同比下降97.7%。
對煤炭企業而言,消費需求下降是表象,更重要的的沖擊來自能源結構的變化,尤其是新能源的沖擊。比如在德國,2014年6月9日當天,起來自太陽能的電力供應超過了所有電力來源的50%。
和煤炭產業的慘淡相比,巴黎氣候會議對光伏企業是巨大的利好。尤其是光伏企業在成本日益削減,和火電成本日漸接近的情況下,太陽能逐步替代煤炭產業并非不可能。正如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評價它特斯拉的電池時說的那樣:
9億個Powerpack(電池),配上太陽能電池板,就能讓全球的碳排放發電站都離開歷史舞臺;而如果到20億則能讓世界同時擺脫掉汽油 、民用燃料油和廚房用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