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熊錦秋:對大股東違規增減持的處罰要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4 01:12:52

筆者建議,針對大股東在限制轉讓期限內的買賣行為,不妨規定可施以“違法買賣金額的80%至100%罰款”,這既便于操作,也可對違法主體產生嚴厲的威懾作用,還可減少因自由裁量權過大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每經編輯|熊錦秋    

此前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在減持比例達到5%時未發布公告并接著減持,最近證監會開始陸續處理這類案例,且執法有趨嚴態勢。筆者認為,對大股東違規減持、違規增持都應強化行政處罰的力度,這是整頓市場的必要舉措。

比如,欣旺達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11月11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于2014年5月23日至2014年8月28日期間累計減持7.6337%股份,但在減持股份累計達到5%時沒有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沒有停止賣出欣旺達股份,違規減持金額1.948億元。證監會對控股股東超比例減持未披露行為處以40萬元罰款,并對其在限制轉讓期限內的減持行為處以1170萬元罰款,合計罰款1210萬元。

證監會認為大股東上述行為存在兩種違法違規行為,包括超比例減持未及時披露、以及在限制轉讓期限內減持,證監會分別對兩種行為作出行政罰款。《證券法》第86條第二款規定,“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達到5%后,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在三日內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后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該條款對投資者在增減持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以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公告后二日內不得買賣股票,也是分別做出規定的。

既然大股東上述行為分別構成兩種違法違規行為,對其行政處罰自然而然也就需分兩部分來進行。第一部分處罰是針對大股東超比例減持未及時披露行為,其處罰依據是《證券法》第193條“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違法主體是法人股東,需對法人和責任人進行雙罰。在欣旺達一案中,自然人股東在該部分受到的行政處罰為40萬元。

第二部分處罰則是針對大股東在限制轉讓期限內的減持行為,其依據是《證券法》第204條“違法在限制轉讓期限內買賣證券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買賣證券等值以下的罰款”。在欣旺達一案中,自然人股東在該部分受到的行政處罰為1170萬元。

可以看出,上述第二部分行政處罰規定為“在違法買賣證券等值以下”,執法部門在其中具有較大的自由裁量空間。

此前證監會表態,對在限制期內違規減持股票的違法主體,按照“違法買賣超比例越多、買賣金額越大,處罰越重”的量罰原則,根據違規減持比例,采取有梯次遞增的量罰尺度。

現實中,有的違規減持股東受到幾十萬元行政處罰,有的則在千萬元以上,之所以相差懸殊,關鍵在于限制轉讓期限內違法減持金額相差較大。

當然,大股東違法違規減持所受到的行政處罰,與其違規減持所獲得利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對于大股東違法減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而言,“等值以下”的行政處罰使得執法部門的自由裁量權也顯得過大,這容易引發不少問題。

因此筆者建議,針對大股東在限制轉讓期限內的買賣行為,不妨規定可施以“違法買賣金額的80%至100%罰款”,這既便于操作,也可對違法主體產生嚴厲的威懾作用,還可減少因自由裁量權過大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目前市場還流行大股東超比例違規增持的做法,由此導致大股東在股權爭奪戰中出現股權有效性等諸多法律爭議,而對違規增持的行政處罰金額僅有幾十萬元。若采納上述建議,不僅可有效規范大股東減持行為,對大股東違規增持也有較好規范作用。

(作者為資本市場專業評論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股東 違規減持 處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观看AV | 亚洲精选91福利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