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00:46: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三A股反轉大漲,滬綜指大漲4.89%至3152.26點,最高曾摸至3182.93點。其余指數漲幅更大,深主板及創小板漲幅在7%左右。
昨早盤多數個股就已上漲,明顯與以下消息相關:廣發證券允許信托公司賬戶改用券商的交易系統。這條消息意味著這些信托賬戶仍可操作,而不是強平。
廣發既已開了先例,那么其他券商或將跟進,畢竟無人想開罪客戶。假如這方面消息再無反復,那么本月配資清理利空應已提前出盡,后市大盤應有機會走好。
大盤為典型的“消息驅動型的報復性上漲”,前期絕大多數個股已跌得面目全非,本身已積累了較強的反彈動能,就差個導火索而已。不過,昨前市大盤雖漲,但走得仍有些不穩定,這極可能是市場被消息面反復無常弄怕了。午后“兩桶油”、銀行股、中車等權重股拉升,加上題材股跟進發力,人氣才完全聚集。
本周接下來還有些不確定性,但所有的不確定性問題均不太大。
美聯儲本周五凌晨將公布利率決定,若其加息,理論上屬于A股利空,但由于市場對該題材已反復消化,故事到臨頭極可能被市場理解成利空出盡。美聯儲若過急加息,那么就有可能導致經濟受抑(當然也可能不受抑),從而使下一輪加息遙遙無期,極端情況下甚至有機會誘發QE4。因此,由這個意義上看,美聯儲加息并不必然是利空。
股指期貨交割應也無大礙,因機構投資者要么簡單地平去即月合約,要么移倉。由于期指成交已經降至冰點,故選擇移倉者應較以往少許多。本周之后,期指交易料將更為低迷。
后市方面,投資者一方面應密切關注清理違規賬戶方面的相關消息,一方面應觀察成交量是否持續放大,指望股指持續上漲需上述兩因素配合,缺一不可。
未來投資者最好避開銀行等權重股,因假如股市繼續向好,前期“硬挺”的銀行等權重股反而有可能趁機“放下”;若股市再跌,這種情況下原本就欠跌的銀行股繼續硬拉的空間也較為局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