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藥品審評積壓2.1萬件 國務院:明年底消化完

2015-08-19 01:20: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昨日(8月18日),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坦言,“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正在進行審評的一共21000件,和現在具體審評能力來講,任務量還是比較大,我們的能力和現實的審評量有較大差距。”

同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也在審評審批上細分了12項改革任務,要求解決注冊申請積壓,嚴格控制市場供大于求藥品的審批,爭取2016年底前消化完積壓存量,盡快實現注冊申請和審評數量年度進出平衡,2018年實現按規定時限審批。

對于藥品審評積壓嚴重的原因,吳湞認為,這與歷史原因和現行機制分不開。在目前積壓的21000件藥品中,90%是化學藥品,化學藥品中80%是仿制藥品,仿制藥的門檻低、申報量大,“低水平重復現象比較嚴重,占用了非常有限的審評資源。”

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審評積壓存量過多將影響仿制藥企業的發展。由于仿制藥的臨床申請遲遲得不到批準,延長了上市時間,將造成藥廠資金積壓、生產線閑置。

吳湞表示,審評過的批文閑置問題嚴重,現在全國藥品生產企業擁有的批準文是16.8萬個,但真正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只有5萬多個批文。

針對目前藥品審評方面的問題,上述《意見》提出了12項改革任務。第一條便是提高藥品審批標準,將藥品分為新藥和仿制藥。

“首先必須提高批準。”吳湞說,新藥概念提升上去,仿制藥就得向原研藥去靠,這樣把標準提升了,申報的量就會減少,批準的速度就會加快。

《意見》還明確,嚴肅查處注冊申請弄虛作假行為,加強臨床試驗全過程監管,確保臨床試驗數據真實可靠。

在待審任務重的情況下,審評人員又相對較少。對此,吳湞表示,要改革用人機制與人事體制,將借助社會資源,包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把一些技術力量集中起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国99久久 | 亚洲欧美动漫少妇自拍 |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一区二区日韩动漫AV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