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3 16:02:20
昨日晚間富智康集團(02038,HK)(原富士康公司)公布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報,營收38.29億美元(約合244億元),同比增長67.7%;歸屬股東的凈利潤1.29億美元(約合8.2億元),同比增長16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得益于華為、小米國產手機出貨量持續攀升,富智康上半年財報喜人。
昨日晚間富智康集團(02038,HK)(原富士康公司)公布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報,營收38.29億美元(約合244億元),同比增長67.7%;歸屬股東的凈利潤1.29億美元(約合8.2億元),同比增長160%。
上半年國產手機全球出貨量爆發,對富智康業績帶來強勁增長。財報顯示,富智康上半年亞洲業務收入達24.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8.6%,約占總收入的65%。公司將收入大幅增長歸功于國產手機的爆發和高端手機份額的上升。
華為手機助推業績
富智康表示,亞洲業務增長主要由于中國品牌的可持續增長及成功開發新客戶以及營運效率提升所帶動。新興中國品牌具吸引力的定價及本土化的設 計,令其等得以繼續從國際品牌中取得市場占有率。而隨著手機市場越來越多采用金屬外殼,現有客戶及新客戶對本集團較高毛利的組件業務貢獻一直增加。
歐洲業務收入1.24億美元,同比下降77%;美洲業務收入1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44%。
富智康表示,歐洲分類的業績持續疲弱,主要由于當地經濟環境相對不景氣,且采取相對進取的定價策略所致。美洲分類因經濟環境及就業情況改善而逐漸穩定,美洲分類的業績為本集團的整體業績帶來正面支持及影響。
據記者了解,富智康的主要客戶包括國內手機廠商華為、小米等,國際廠商則包括索尼和黑莓等公司,隨著全球手機市場洗牌,國產手機廠商對富智康業績影響開始占主導因素。
摩根士丹利指出,預計全球智能手機今年增長16%,富智康可受惠于華為、小米增長等。預計華為在今明兩年占富智康的銷售收入各為16%及20%。
中金公司分析富智康財報認為,富智康業績增長出乎市場意料,隨著金屬外殼份額增加,預計富智康2015下半年利潤有望進一步增長,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華為份額擴大、高端旗艦機型采用金屬外殼比例增加以及向其他OEM廠商(如OPPO和魅族)滲透的機會。
華為年中公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4820萬部,而高端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在300美元以上)的全球出貨量則提升70%。
中金公司對上調富智康2015年盈利預測1%,上調2016年盈利預測3.8%。“我們2015年、2016年的盈利預測主要反映了中國智能手機OEM廠商較為強勁的零部件銷售(主要是金屬外殼),尤其是華為。”
中金的報告亦指出,小米出貨量出現增速減緩,同時小米智能機銷售價格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可能會帶來富智康收入潛在下跌;中金認為小米的影響應該可以被多元化的客戶優勢抵消,如有一些不斷增加市場份額的其他客戶的優勢。
向印度戰略轉移
富智康財報表示,“集團將繼續在中國本土市場取得占有率,并更積極進軍海外市場。為支持其客戶的強勁勢頭,本集團一直擴大其于非中國的新興市場(如印度等市場預期將為未來增長的動力)的本地制造服務及組件供應鏈支持。”
8月4日,富智康表示將在印度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每年產量達到4億部手機的制造工廠。在此之前,富智康還宣布在印度為蘋果建立代工廠,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10到12個工作點。
另有消息指,富智康日前已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將在未來5年投資50億美元(約310億元人民幣)新建一座電子品制造工廠。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長德文德拉·法納維斯稱,富智康新工廠將創造大約5萬個就業崗位。
據了解,印度目前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不管是蘋果還是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都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最早計劃在印度建設制造中心的中國廠商是小米、金立、華為,其后,酷派在今年5月宣布在印度建設制造中心。
中金公司認為,印度計劃有望幫助公司獲得可持續的業務機會。通過公司在當地的生產基地以及零部件供應鏈,富智康可以在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如印度)獲取當地的OEM廠商,同時這也可以幫助OEM廠商通過降低關稅減少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