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2 19:38:52
8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報告》。結果表明,九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七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棚戶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同時希望切實加大其政策落實的力度。
8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報告》。該調查樣本選取了北京、山西、內蒙古、遼寧等20個省(區、市)的10100個城鎮棚戶區居民,并進行入戶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九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七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棚戶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同時希望切實加大其政策落實的力度。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棚改政策受到居民的肯定,落實的總體情況是好的,取得這樣的成果確實來之不易。在繼續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的同時,還需健全棚戶區居民后續保障機制,如完善維修、保養機制等。
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為了解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情況,近期,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開展了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
調查采取重點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調查方法,選取了20個省(區、市)的10100個城鎮棚戶區居民調查樣本,采用入戶調查的方式進行。
具體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陜西、甘肅、寧夏。
此外,調查點選取按城市類型分為資源枯竭型、獨立工礦區、三線企業集中區與省會、普通地級市等;按棚戶區類型分為國有工礦、國有墾區(農場)、國有林區(林場)以及城市危房、城中村、其他城鎮棚戶區;按棚戶區改造進度分為未改造、未改造已提出計劃、正在改造、改造已完成四種情況。調查對象為城鎮棚戶區居民。
在此次大范圍的調查之下,調查結果也更能更準確的反映出居民的實際感受。數據顯示,對于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48.9%,表示"基本滿意"的占43.6%,合計高達92.5%.
而對于政策落實情況,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29.1%,表示"基本滿意"的占43.6%,合計為72.7%;
"與對棚戶區改造政策本身評價相比,對其政策落實情況的評價存在明顯差距,有待加大政策落實的力度。"報告評級說。
"好政策需要有好的貫徹執行。"梁啟東表示,首先地方政府要通過學習其他地區的經驗解決棚改資金的問題,并且要提高房屋建設質量,進行陽光式的分配。要多方面進行監督,包括政府、開放商、百姓等分別派人進行監督。"有了好經,'和尚'絕不能念歪了。"他比喻說。
改造周期需縮短
棚戶區改造之下,關于棚戶區改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棚戶區居民認為是"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的比重最高,達84.2%。
而這一點也確實是棚戶區居民最能體會到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10月前往"棚改的第一鍬土"的遼寧撫順市莫地社區調查時,當地居民曾用這樣一段順口溜向記者形容棚改前的場景。"晴天一身土,雨天摸泥鰍。垃圾堆成山,臟水遍地流。吃水靠肩擔,燒火做飯愁。姑娘不好嫁,小伙子愁白頭。"
而棚改后的莫地社區卻變了樣。記者看到的是,馬路干凈整潔,車輛自由行駛。一排排樓房整齊的排列,一切與北方普通小區無異。
在全國棚改運動如火如荼進行之下,無數個新小區如莫地社區一般拔地而起。住房條件的改善確實能夠被棚戶區居民切實感受到。但在認可棚改所帶來的重要意義的同時,對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不可忽視。
調查顯示,棚戶區居民認為"改造周期長"的比重較高,占45.2%;認為"安置面積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補償資金不到位"、"配套建設跟不上"的分別占34.2%、29.9%、28.4%、26.7%。
對于改造周期長的問題,梁啟東認為,這也是棚戶區居民最為關注的問題。"過去居住條件惡劣,棚改之后,百姓翹首以盼搬進新家,改造的時間太長,百姓肯定會有所失望。"
對于解決辦法上,梁啟東表示,除政府要解決棚改資金從哪兒來的問題外,還要加強督導監督,督促規劃與進度的順利進行,以縮短改造周期。
此外,梁啟東認為,還要加強對棚戶區居民的后續保障。不能房子一建了之,要健全維修、保養機制。"中國特色的保障房體系建設要有中國特色的保障房體系,建議將住房保障納入社會保障中。"他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