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16 01:07:47
對于賭性過旺的市場,一味護著并不是好辦法,這只能造成未來局面更難以收拾。在某些時候,對于過熱且“屢勸不聽”的市場,給予“適度的教訓”應為沒辦法的辦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一A股各分類股指均大跌,其中創業板暴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2.00%至5062.99點。深綜指、中小板綜指跌幅均為2.15%,創業板綜指跌幅達4.17%。
創業板不少標桿股跌停,如長亮科技、全通教育、銀之杰、同花順、東方財富等,可能部分品種的主力正在出逃。對于主力可能出逃的品種,投資者應提防兩點,一是提防其利用“超跌”出逃,二為提防其利用“除權”出逃。這種老套手法對老股民未必有效,但殺起新股民來一殺一個準。
次新股亦為重災區,上周五早盤搶入次新股者迄今應損失慘重。對于次新股,筆者雖不贊成過度投機,但既然已跌成這樣,也不贊成投資者過度殺跌。與全通教育之類相比,次新股籌碼分散且無太多獲利盤,所以技術支撐應該有更大的參考意義。
早盤股指是高開的,所以一般股民只要開盤就走,應該是有離場機會的,但估計很少有人能抓住該機會,因多數投資者可能對本周走勢頗為看好。
牛市就是這樣,許多時候市場容易產生莫名其妙的樂觀情緒,較容易忽視一些不利因素,即便這些不利因素已較為明顯。周末消息面偏空,但假如這些消息屬于確定性的、重大的利空,那么股指就很難高開,所以根本問題并不在于某些特定消息。
筆者認為,當前股市根本問題是“副作用已日益明顯”。股市過熱的副作用這幾天筆者屢屢提及,此處便不再重復了。對于股市過熱的副作用,管理層自然十分清楚,雖然其未必會明說。
未來股指仍可能進一步調整,暫時殺破五千點也沒啥奇怪。由政策面傾向來看,通常股指慘跌容易出些利好,但這回縱然有利好,也可能拖延一陣,所以筆者建議投資者暫不必對政策寄予過高期望,短期內應仍可采取逢高減磅策略。
對于賭性過旺的市場,一味護著并不是好辦法,這只能造成未來局面更難以收拾。在某些時候,對于過熱且“屢勸不聽”的市場,給予“適度的教訓”應為沒辦法的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