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30 19:53:43
中小企業的壯大發展一直受到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制約,如何破解成為當務之急。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孫衛濤 發自山東濰坊
每經記者孫衛濤 發自山東濰坊
制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最大困難是什么?毋庸置疑,答案肯定是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長期得不到解決,說明現在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探索存在重要缺陷,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找到根本原因。”5月29日,在中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業聯盟(山東)成立大會,山東省人大常委、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業聯盟(山東)主席邢樂成這樣說道。
中小企業在中國的地位至關重要。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到157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發明專利、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均由中小企業所創造。
但是中小企業的壯大發展一直受到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制約,如何破解成為當務之急。
將資產融資變為信用融資
而現在由中小企業協會與和君集團共同發起建設中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業聯盟,試圖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格局。
2013年7月,工信部曾發布《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即專業、精細、獨特、創新)發展工作的新要求、新思路、新目標、新任務。隨后,全國不少省市設立了專項計劃,并配有專項資金來扶持專精特新的產品技術和企業發展。但是成效并不顯著。
和君集團總裁劉紀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省市之前并沒有關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統一標準和認證體系,即使有也很粗糙并沒有細化,因此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也很籠統。
劉紀恒對記者透露,目前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聯盟正在建立一套全國認證體系和標準,爭取今年年底上報國家標準委和工信部,然后一起評定,最后由中小企業協會正式發布。
而該認證體系和標準最大亮點是,主要以企業為標準而不是行業為標準,更加細化到每一個領域,同時將一些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與中介平臺、金融機構等充分合作,把過去的資產融資變成現在的信用融資,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拿著信用評級到銀行進行信用貸款。
事實上,將資產融資變為信用融資只是初步計劃,同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聯盟還計劃培育和選拔一些優秀中小企業,把他們推到新三板上去,以實現與資本市場進行真正的對接。
配套10億重點扶持
5月29日,在中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業聯盟(山東)成立大會上,邢樂成說,中小企業是一個弱勢群體,發展受到諸多限制,其中融資難融資貴長期得不到解決,說明現在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探索存在缺陷。
他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融資模式,資金流向主要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銀行間市場套利,而中小企業則是求貸無門,導致民間借貸市場亂象叢生;另一方面,中國缺少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機構和融資平臺,現有機構大多流于形式,說的多做的少,文件多落實少,因此要發展普惠金融。
當天,山東濰坊成立了全國首家地市級的專精特新聯盟,開始進行試點。劉紀恒透露,6月產業聯盟將在濰坊市政府成立一個PPP和產業投資基金,當地政府財政出資10億元,和君咨詢牽頭再融資40億元,組建一個50億元的基金,其中80%用戶當地政府基礎設施項目,但剩下的20%用于扶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而這一模式還將在全國進行推廣。據透露,未來產業聯盟還在各地十余個省市成立地方聯盟,形成一個由“全國—省—市”的聯盟體系,將政府政策落到實處,為中小企業提供實實在在地服務和幫助。
劉紀恒表示,國外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和社會資本,但中國中小企業太單一,而產業聯盟的主要目的就是“錢在天上飛企業在地上追”的局面,吸引更多的產業資本進入到優秀的企業之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