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5-23 14:45:51
首家在德國上市的中國衛浴企業中宇衛浴或面臨破產。外媒報道稱,由于資不抵債,中宇管理委員會宣布已向德國漢堡當地法院提交解散申請。
每經編輯|李婷
◎每經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繼鞋服行業之后,作為泉州重要制造產業之一的南安水暖衛浴行業近日又曝出新問題,首家在德國上市的中國衛浴企業中宇衛浴或面臨破產。
據湯森路透5月22日消息,由于資不抵債,中宇(Joyou AG)管理委員會宣布已向德國漢堡當地法院提交解散申請。公司監事委員會已將蔡建設、蔡吉林父子剔除出公司的管理委員會。蔡吉林在回應國內媒體時表示中宇“是有一些問題”。
據鳳凰財經報道,中宇衛浴在4月21曾創股價新高達17.46歐元,但在4月27日開盤即暴跌至5.61歐元,至5月22日公司股價為0.33歐元,市值蒸發高達4億歐元(約合27億元人民幣)。
中宇的母公司日本驪住(Lixil Group)股價在5月21日亦重挫7.49%,收2273日元,創下2014年10月29日以來的收盤新低。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驪住在5月21日已透露了中宇考慮宣布破產的消息。
驪住在2014年收購了德國高端衛浴企業高儀(Grohe),進而取得了中宇72%的股權。驪住總裁藤森義明表示,如果中宇破產,驪住的損失將高達250億日元(約合12.75億人民幣),外加160億日元(約合8.2億人民幣)的擔保貸款。
驪住在今年4月中旬被中國銀行業者告知,中宇未按時繳交款項。
湯森路透20日報道稱,中宇表示受香港中宇衛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持股虧損影響,公司可能會賠掉過半股本。
據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中宇事件暴露出南安衛浴行業中存在的隱患問題,近期福建衛浴行業或出現較大的“窟窿”。
該知情人士透露,南安衛浴行業部分品牌之間普遍存在“抱團”現象,也就是各品牌衛浴企業之前互相拆借并將資金放出去做高利貸的狀況非常普遍,原先放出去的資金收不回來,則直接導致企業資金鏈問題出現,不能及時歸還銀行貸款。
該人士直指福建部分衛浴品牌在資本運作方面過于激進,此次中宇蔡氏父子被剔除管理委員會或因為母公司驪住察覺到子公司存在的上述資本不規范的運作方式,出于想要“撇清關系”考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