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5-18 16:34:58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的公告,MBS來勢洶洶,有業內大V更把它稱作--引爆樓市熱度的核彈頭!
每經編輯 區家彥
有了它,樓市再也不用擔心被誤傷了!
與美國相比,國內的房貸市場依然維持在商業銀行“一家獨大”的局面。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為10.74萬億元,但MBS產品幾乎沒有。自2005年以來,我國僅發行過4單MBS產品,總規模約為171億元,在房貸余額中的占比可以忽略不計。
于是,每當房貸緊縮,樓市總是免不了被誤傷。尤其去年,銀行紛紛收緊房貸額度,導致房貸利率普遍上浮,且放款時間延長,這是導致樓市出現深度調整的重要原因之一,連任志強也忍不住炮轟:去年房價就是被銀行“打拐”。
眼下,隨著監管層大力推動資產證券化,MBS的發展已經箭在弦上。考慮到目前房貸的基準利率已經跌破了2008年末的最寬松時期,如果MBS真能讓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購房者的月供負擔將進一步減輕,這對樓市無疑是重磅利好。
MBS雖好,卻難以引爆……
但邦地產君要潑一盆涼水:盡管MBS前景美好,實際推進卻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對于投資者而言,現階段的MBS產品難有具吸引力的回報。根據申銀萬國的分析,在扣除銀行的發行成本后,國內MBS和5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僅有0.7%,遠低于美國版MBS與5年期國債之間約2.7%的利差,考慮到MBS的風險系數高于國債,若沒有足夠利差空間的支持,預計愿意購買的投資者非常有限,更別提帶動房貸利率下行這一重任了。
另一方面,在美國,MBS的主要發行方為“兩房”(房地美與房利美),這兩家機構由美國政府提供信用擔保和背書,因此大大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但目前國內尚無類似機構,單靠商業銀行自身的信用擔保并不夠。
第三,銀行缺乏沖動。目前住房按揭貸款70%的市場份額集中在五大行手里,但與去年上半年房貸緊張時期相比,由于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銀行貸款缺乏理想的投向,相對而言房貸仍是銀行的較優質資產。由于手頭上的錢不緊張了,銀行將房貸證券化后所獲得的資金也沒有太多理想的投向,因此短期內銀行不急于將貸款通過證券化轉移到表外。
所以,MBS的威力雖大,但要在短期內爆發不太現實,利率環境、政策支持、市場監管能否到位,將成為能否引爆這顆核彈的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