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00:41:4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施娜 發自浙江杭州
◎每經記者 施娜 發自浙江杭州
昨日(4月7日),由浙江省工商聯牽頭組織、正泰集團等浙江省8家大型民營企業和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瑞投)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民投)召開了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
據了解,這是浙江省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也是浙江省首家“浙字號”民營大型投資公司。“首期實繳注冊資本50億元,計劃未來幾年內分期增資,逐步增資到300億元。”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浙民投立足浙江,面向全國,將助推浙江民企的并購整合和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預計今年5月~6月正式開業,現在最關鍵的是先把項目做好。
據了解,浙民投的投資方向,重點為國企改革。
“產融結合”成趨勢
近幾年,產融結合持續升溫。繼中民投之后,由正泰集團等浙江8家大型民營企業抱團成立浙民投。去年11月,經浙江省政府同意,在省金融辦的指導下,省工商聯、省工行、正泰集團等成立籌建組,啟動浙民投籌建工作;今年3月,簽署發起人協議。
據了解,浙民投由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巨星控股集團、臥龍控股集團等8家浙江民企和1家金融機構工銀瑞投組成,注冊資本50億元。其中,正泰集團持股比例為20%,其余8家股東單位持股比例均為10%。
“首期實繳注冊資本50億元,計劃未來幾年內分期增資,逐步增資到300億元。”南存輝表示。
對于當下這股產融結合熱潮,浙江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像浙民投(這樣)帶有財團性質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是一種發展趨勢,“浙江進入工業化末期,制造業增長緩慢,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滑坡,第三產業比重上升背景下,這也是一種必然”。
記者注意到,浙民投首期發起的民營企業基本都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且半數以上旗下擁有上市公司。比如,正泰集團旗下擁有正泰電器;巨星控股旗下擁有巨星科技和卡森國際。
擬用“項目+母基金”模式
據了解,浙江省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民營經濟發展位居全國前列,但民營經濟“小、散、弱”的特征明顯。
浙民投方面表示,當前浙江民營經濟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如投資行為分散,所需資金來源以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為主,金融杠桿運用不充分,可用于股本投資的資金來源不足,開展跨省、跨境并購重組的能力比較弱等。同時,浙江民營企業又擁有多方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浙民投是一個平臺,有很多創新可以做,如找資金、找項目、找人才。”南存輝表示,浙民投將采用“項目+母基金”的模式,根據不同行業設立不同的開放式專項子基金,帶動民營企業投資和撬動金融機構投資。除吸引工商銀行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優秀私募機構參與外,條件成熟時浙民投還將引入社?;稹⒈kU資金、外資投資機構資金等長期資金參與。
據悉,目前浙民投設定了“省內外優質國有企業改造、上市公司增資擴股”,“股東單位、省內優質上市公司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產業鏈整合、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培育”等五大投向。其中,國有企業改革是投資的重頭戲。
徐劍鋒表示,浙民投的成立對于改變浙江民營經濟“小、散、弱”和助推浙江經濟轉型升級有一定作用,但需要的時間較長。此外,浙民投體量較大,在實踐中可能遇到很多挑戰性的問題。特別是在新常態下,更要注意風險控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