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陜西

每經網首頁 > 陜西 > 正文

陜西高院逾億債務案疑似內部文件泄露 官方回復稱會公布調查結果

每經網 2015-04-03 09:38:20

陜西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與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以下簡稱陜西建行)1.2億(本金)的債務訴訟案,延宕7年之后,再度節外生枝。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菲菲 發自西安    

每經記者 李菲菲 發自西安

陜西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陜西信合)與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以下簡稱陜西建行)1.2億(本金)的債務訴訟案,延宕7年之后,再度節外生枝。

上述案件在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陜西高院)重審期間,陜西建行代理律師王云軍在其《民事上訴狀》中,直接引用陜西高院對下級法院的指導函件內文。

“函件跟審委會記錄一樣,是高度保密的,能知道的就那幾個人。”陜西高院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亦承認了函件內容泄露的事實。該人士表示,目前陜西高院領導已聽取相關報告,正在將調查處理中。

“保密”函件如何泄露有待陜西省高院出具調查結果,然而長達7年的訴訟拉鋸戰,對正謀劃改制成立陜西秦農農商銀行的陜西信合而言并非好事。“涉案資產達1.2億(本金),標的資產長期處在不確定狀態,關系到秦農銀行能否順利改制。”陜西信合代理律師趙振凱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債務糾紛案件每一級審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期現象。據記者獲取的《案件審理期限匯總表中》顯示,最長一次審理時間長達34個月。

陜西高院內部函件被泄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陜西建行向陜西高院呈遞的《民事上訴狀》顯示,陜西建行在“事實與理由”第二條中,直接援引陜西高院向下級法院下發的內部文件--《發回指導函》內容。

上述《民事上訴狀》稱,貴院在《發回指導函》中指出:“建行非合同主體,單純起訴建行不妥,因信合委托理財的合同相對人是開信公司,合同相對人應參加到訴訟中來。對于海南賽格的治理結構及其使用8000萬資金,一審法院應查明去向”。

“發回指導函是指上級法院針對一審法院判決結果進行業務指導的內部函件,它體現了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業務的監督和指導,外人是無法獲取的。”陜西信合代理律師趙振凱表示。

對于趙振凱的說法,陜西高院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亦表示認同“這(指導函)跟省委會記錄一樣,是高度保密的,指導函是上級對下級的業務指導,能知道的人也就是那幾個人。”

僅幾人知曉的“高度機密”建行是如何獲取?對此,上述高院人士也頗為疑惑,“指導函一般就出上一兩份,存檔然后就直接送過去(下級法院),他們(建行)應該是知道內容,不太可能拿到資料。”

然而對于保密函件的引用,陜西建行的回應頗為“隨意”。據《庭審筆錄》內容,陜西建行代理律師王云軍以“一審就有,是客觀存在的”回應當庭審判長。

王云軍的說法顯然不具說服力,那么陜西高院是否存在內部函件外泄的情形?

對此前述高院人士表示其領導已經知曉并聽取了相關報告,“這屬于違反審判紀律比較嚴重的(案例),之后我們肯定會有一個調查處理。”

據《最高法關于保守審判工作秘密的規定》內容,法院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保守審判工作秘密;如違反規定,造成泄密、失密者,應視不同情況,依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審限超期影響改制

此外,據趙振凱透露,案件審理還存在超期限的問題。

對正處于改制階段的陜西信合而言,上述案件對其改制進展的負面影響亦不可小覷。陜西信合以下屬的西安市城區6家農村信用聯社為基礎,籌備成立陜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陜西信合代理律師處了解到上述債務糾紛案件總標的為1.2億,按照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計算,案發至今逾15年的利息約為1億。而標的金額90%以上份額,屬于西安雁塔區、蓮湖區、未央區三家聯社,標的本金約為1.1億,其余1千萬在西安藍田、周至、長安三家聯社名下。“

趙振凱稱,法院超期審理未能有最終判決,涉案資產長時間處于不確定狀態,已經關系到秦農銀行能否順利改制的問題。“官司無論輸贏,標的資產都會有最終定論,后續改制亦能順利推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 | 最新2021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欧美一区 |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