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2 00:25: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川汽野馬上一次進入公眾視野,還要追溯到三年多以前。時任北汽集團副總裁的張欣帶領團隊“出走”川汽,打造野馬品牌。此后,伴隨張欣團隊“閃離”,川汽野馬在乘用車領域的聲音漸漸變得微弱。
直至去年末,川汽野馬T70低調上市,隨后進入鋪貨期。從今年3月底開始,T70進入推廣期,川汽野馬用三年時間完成體系再造,以T70為切入點,開啟新戰略。
作為川汽野馬斥重金打造的首款緊湊級SUV車型,T70肩負著川汽野馬在乘用車市場“走下去”的使命。在某種意義上,T70的成敗代表了川汽野馬在傳統車市場的存活與否。川汽股份董事長安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5~10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整合期,野馬需要“活下來”。
如果T70順利完成目標,川汽野馬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那么,三年之后,野馬汽車將成為母公司富臨集團的第三個上市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野馬汽車去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今年將著手引入戰略投資者,正式啟動上市流程。
“逆向研發是必經之路”
盡管市場表現難有起色,川汽野馬卻一直以外形高度模仿國外品牌車型聞名。2011年成都車展,因為展出了野馬F16、T-SUV、E-SUV三款新車型,分別與奧迪A4旅行版、大眾途觀、英菲尼迪EX極為相似,川汽野馬由此獲得了較高關注度。此后,野馬又陸續發布了一些模仿車型,被外界冠以“山寨王”的名頭。
模仿一直讓自主品牌備受詬病。從早期以奇瑞、吉利、比亞迪等企業為代表的“逆向研發”之路,到不久前長城H8數度推遲上市導致“交鑰匙研發模式”公之于眾,“逆向研發”為自主品牌快速進入市場打下了基礎,卻也使得研發能力薄弱、過度依賴成熟車型流程體系等問題難解。
對于仍然走在模仿之路上的川汽野馬,安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了近一百年。想要快速追趕上全球汽車工業的平均水平,“逆向研發”是必經之路。
安舟表示,在通過“逆向研發”快速積累經驗、補齊差距的同時,也要積累研發人才和創新基礎,才能使中國品牌以最快速度前行。T70就是這樣一款逆向研發與正向研發相結合的產品,也開啟了川汽野馬重返主流乘用車市場的新戰略。
T70是川汽野馬首款緊湊型SUV車型,售價7.98萬~11.88萬元,也是川汽野馬首款突破7萬元的乘用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車型對標長城哈弗H6、眾泰T600和吉利GX7等自主品牌主流SUV。
野馬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郝光華透露,今年,T70目標銷量3萬輛,其中35%來自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地區,這也是川汽野馬的大本營。同時,川汽野馬也規劃走出四川、走向全國的品牌策略,以T70為突破口,已有30余年歷史的川汽野馬也開始了品牌新征程。
今年銷量目標3萬輛
從2012年開始,自主品牌遭遇“滑鐵盧”,2014年略有回暖,但市場前景仍舊艱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多次坦言,中國品牌的“寒冬”仍在繼續。接下來,汽車企業間的聯手與整合或成主流。
在這一市場環境中,川汽野馬再度沖擊乘用車市場的難度可想而知。對此,安舟也坦言,“野馬很弱小,生存很艱難。”
按照川汽野馬母公司富臨集團的規劃,川汽野馬“首戰”是今年銷量達到3萬輛,三年內年銷量達到10萬輛,五年內年銷量達到20萬輛。為了完成這一規劃,川汽野馬已在產品和渠道上完成了戰略布局。
在產品方面,川汽野馬規劃了C系列、T系列和F系列SUV車型,覆蓋小型、緊湊型和中大型SUV市場。今年主打T70這一戰略車型,市場開拓初步完成之后,明年川汽野馬計劃推出T70改款車型、C系列首款小型SUV,以及一款MPV車型。“SUV和MPV是增長最快的兩個細分市場,并且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因此川汽野馬將加速布局,以取得銷量快速提升。”安舟向記者表示,實際上,在傳統車領域,自主品牌的機會已不多。
而川汽野馬瞄準的“彎道超車”機會來自新能源和“互聯網+”兩個領域。目前,川汽野馬已擁有新能源研發團隊和相關車型儲備;而與互聯網企業聯手是川汽野馬的另一布局重點。據悉,這兩個領域將在未來3~5年內完成布局。
富臨集團對于川汽野馬的規劃不僅如此,在三年內完成資本化已提上日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前,川汽野馬完成股份制改革,今年正啟動股份制改造,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三年時間完成,至少也要登陸新三板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