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1 01:04: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昨日(3月30日),恒生指數大漲368.92點,其中基建股和科網股漲勢領先。
上周五(3月27日)證監會宣布,公募基金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渠道購買港股。此消息一出,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對港股的重大利好。
此外,交投一直較為低迷的南向港股通,也在昨日一反常態的活躍,成交額達到55.93億港元,其中凈買入為28.13億港元。
基建、科網股領漲
與A股近期連創新高不同,港股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呈現出震蕩行情,恒指曾多次突破25000點大關,但均很快失守。
在上一周,恒指也一直在24400點附近震蕩。不過,昨日恒指高開高走,大漲了368.92點,至24855點,再次逼近25000點,成交額也有所放大,達1408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大漲了3.43%,恒生金融分類指數上漲1.74%,恒生地產分類指數上漲1.25%,恒生工商業分類指數上漲1.5%,而恒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下跌了0.16%。
個股方面,基建股和科技網絡股表現出彩。其中“中”字頭的中國中冶(01618,HK)、中國中鐵 (00390,HK)、中國鐵建(01186,HK)漲幅靠前,分別上漲20.73%、19.62%和18.7%。而上海電氣(02727,HK)、大連港(02880,HK)、東方航空(00670,HK)也分別上漲了17.59%、17.38%和16.47%。
上周已開始啟動的科技網絡股,昨日延續了之前的漲勢。科通芯城(00400,HK)、網龍(00777,HK)、慧聰網(02280,HK)、天鴿互動 (01980,HK)和金山軟件(03888,HK),也分別上漲了19.01%、15.38%、12.98%、12.06%和11.95%。
直接受益于大盤上漲預期及成交量放大的港交所(00388,HK),其股價也在昨日大漲7.94%。
對此,匯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岑智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證監會提出,公募基金可以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消息對港股來說是利好,該政策將使港股通由以往的散戶主導,變成機構投資者主導,而機構投資者更看重基本面及國家政策,這有助于發掘一些未被投資者所注意的港股通標的。
資金加速布局港股
自滬港通開通以來,南向港股通的資金一直都不十分活躍,使用額度也少于北向的滬股通。
不過,昨天通過港股通南下布局港股的資金量在放大。昨日港股通凈買入額達到了28.13億港元,而上個月港股通的日均凈買入額僅為1.69億港元。
此外,滬股通的資金在昨日也從內地回流到香港。昨日滬股通凈賣出額達到了12.5億人民幣。
事實上,昨日港股通凈買入額較多的個股,同時也是上述漲幅較大的個股,如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上海電氣、金山軟件、港交所及中國中冶,分別凈買入2.37億港元、1.79億港元、7649萬港元、1.32億港元、1.12億港元和6362億港元。對此,岑智勇認為,“港股之前在24500點盤整了一段時間,此次證監會的利好消息正好成為港股上漲的催化劑,下個關注目標就是看恒指能否突破25000點。”
岑智勇還提出投資建議,在25000點以下建倉,是不錯的時機,投資重點可以關注受政策影響的標的,如“一帶一路”及“互聯網+”相關題材個股。
雖然滬港通的開通,方便了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投資,但是50萬人民幣的門檻還是限制了大量的散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資金量小的內地投資者仍然可以通過以港股為標的的基金間接參與港股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