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27 10:10:16
昨日(3月26日),蒙牛向聯交所遞交了2014年業績報告,收入500.49億元,相較于2013年增長15.45%;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23.51億元,相比2013年增幅達44.1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昨日(3月26日),蒙牛向聯交所遞交了2014年業績報告,收入500.49億元,相較于2013年增長15.45%;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23.51億元,相比2013年增幅達44.1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蒙牛的毛利從2013年116.972億元增長到2014年154.336億元,毛利率也從2013年27%上漲至2014年30.8%。
對此,蒙牛方面表示,國內原奶供應增加,使原奶價格由2014年初的高位下調,因而原奶成本增幅不及預期,加上2014年不同時段的產品提價,進一步提升了2014年的毛利。
UHT收入占比下滑
2014年,蒙牛的液體奶、冰淇淋、奶粉和其他它產品收入分別約為430.36億元、27.16億元、39.61億元和3.36億元,2013年同期則分別為379.03億元、30.23億元、21.77億元和25.35億元。
而2013年和2014年蒙牛整體收入分別為433.57億元和500.49億元,粗略計算一下,液態奶收入占比分別為87.42%和85.99%。這意味著,液體奶仍是蒙牛收入的“重要功臣”,并且穩居國內市場第一。對此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分析對本報記者分析稱,特侖蘇、純真酸奶牛、冠益乳、優益C等產品是蒙牛液體奶銷售增長的“引擎”,均保持雙位數增長。
根據尼爾森公司的數據,2014年中國液體奶總體銷售額增長11.8%。就連以上游養殖為主業的中國圣牧和現代牧業也紛紛擴圍液體奶業務。
但值得關注的是,蒙牛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收入從2013年220.53億元增長到2014年237.02億元,但在液體奶收入中占比卻從2013年58.2%下滑至55.1%;而乳飲料和酸奶在蒙牛液體奶中占比悉數走高。
“UHT占比下降是一個趨勢,其一,消費者對酸奶的消費呈上升趨勢,有助于消化的乳酸菌飲料也快速發展,蒙牛加碼了這兩個業務,在酸奶上與達能集團合作就可以說明;其二,乳業巨頭面臨提升利潤水平的挑戰,相比普通產品,酸奶和乳酸菌飲料的利潤水平高,自然成發展重點。”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UHT主要指不需低溫保存的滅菌乳及含乳飲料,而非UHT指需低溫保存的酸奶和乳酸菌飲料。
整合低溫業務
2014年蒙牛不僅引進達能集團入股自己旗下的雅士利國際,2014年3月,經過配售股份,達能集團持有蒙牛的股本由4%增至擴大后股本的9.9%,成為蒙牛的第二大戰略股東,僅次于中糧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隨后,2014年6月,蒙牛與達能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進入全面運營階段,主要是負責整合雙方在中國的低溫業務;在合資公司中,蒙牛和達能集團分別占80%和20%的股份。
蒙牛和達能集團如此重視低溫業務,是否“另有打算”?
宋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合資公司目前主要是從事低溫酸奶,但與低溫巴氏奶一樣,發展都是受制于冷鏈渠道建設和維護;可一旦冷鏈渠道打造成功,將為包括低溫巴氏奶、低溫酸奶和低溫乳酸菌等低溫業務奠定鋪貨基礎。
截止2014年12月31日,作為蒙牛的控股子公司,一直從事上游養殖的現代牧業推出的低溫巴氏奶,已成功進駐北京30多間大型超市。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5年下半年公司還會在華東推廣低溫巴氏奶,計劃2015年低溫巴氏奶的收入達到1億元左右。
由蒙牛前高管組成的中鼎牧業總裁孫國強也向記者表示,公司通過整合京津等地區的中小牧場,正好可以為蒙牛等客戶發展低溫巴氏奶提供原料奶。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員朱丹蓬等業內人士表示,現代牧業在全國布局規模牧場培育奶源,并配套建設加工廠,且已在北京推廣低溫巴氏奶;蒙牛與達能集團在發展低溫酸奶的同時,也可以趁機完善冷鏈系統,一旦時機成熟,在全國發展低溫巴氏奶是大概率事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