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25 14:03:42
隨著佳兆業債務重組陷入僵局,記者了解到,公司此前發行的兩筆離岸債券未準時支付債券利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隨即將佳兆業的公司評級由“選擇性違約”下調至“違約”,這意味著佳兆業距離成為首個美元債券違約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僅一步之遙。
每經編輯|區家彥
(圖片來自網絡)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我購買了佳兆業2018年到期的離岸債券,原本債息已經劃到賬上,昨日(3月24日),我的券商突然通知佳兆業拒絕付息,債息突然被劃走,”在雪球網投資論壇上,一位佳兆業債券投資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隨著佳兆業債務重組陷入僵局,記者了解到,公司此前發行的兩筆離岸債券未準時支付債券利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隨即將佳兆業的公司評級由“選擇性違約”下調至“違約”,這意味著佳兆業距離成為首個美元債券違約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僅一步之遙。
與此同時,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業績發布會上坦言:收購佳兆業的可能性在降低,這家深陷債務危機的企業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嗎?接下來還會出新的“白武士”嗎?
佳兆業美元債違約幾成定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佳兆業此次未能準時支付債息的離岸債券分別為2017年到期的2.5億美元優先無抵押票據和2020年到期的8億美元優先無抵押票據。上述兩筆優先票據債息應付日期為今年3月18日和3月19日,應支付的利息總額約為5200萬美元,但截至3月24日,佳兆業并未準時支付債券利息。
根據佳兆業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公司的現金結余由去年年中的109.13億元減少至18.97億元,且僅有5.66億元為不受限現金,公司預計上半年流動性將枯竭。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李俊文向記者表示,鑒于佳兆業流動性緊張,預計公司無法在30天的寬限期內支付利息。此外,由于公司正在與境內外債權人進行談判,預計無法對其它債務還本付息,因此決定將佳兆業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由“選擇性違約”下調至“違約”,同時還將公司的優先無抵押票據的長期債務評級由“CC”下調至“違約”。
在過去數年,海外債券市場是內地房企最重要的融資渠道。李俊文預計,如果佳兆業出現首例美元債違約,勢必對海外債券市場帶來明顯沖擊,首當其沖的是部分評級較低的高杠桿房企,它們會被海外債券市場拒之門外;即便是對于評級較高的優質大型房企,債券投資者對于發行人的資質、成本、利息要求都更高。
為了應對海外融資成本上漲的影響,包括碧桂園在內的大型房企紛紛表示將降低海外融資比例,提高境內融資的比例。
“雖然去年以來央行兩度降息,但我們觀察到境內融資成本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告訴記者,由于海外融資成本也在上升,這意味著今年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成本將出現上漲,這對于利潤率不斷走低的房企而言將造成打擊。
部分債權人寄望新的“白武士”
“如果債權人不配合,我們肯定放棄。再大的生意也是個生意,債權人不答應,會毫不猶豫地離開”,面對困難重重的債務重組談判,孫宏斌顯得一臉疲倦。
隨著佳兆業提出的首輪債務重組方案沒有獲得債權人同意,這筆世紀交易的成功概率正在急速下降。標準普爾認為,目前極不確定佳兆業能否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此次境內外債務重組,由于境外債券持有人已經拒絕了公司最初的重組提議,重組談判延長將可能令融創中國重新考慮以及收回對佳兆業有條件的收購。
“如果融創在短期內選擇撤銷要約收購,我覺得并不意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為了收購佳兆業,融創不僅消耗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為完成收購所準備的現金也影響了公司尋找其他投資機會。融創并不是一家資金實力特別雄厚的企業,與其僵持不下,倒不如選擇放棄,我相信孫宏斌也逐漸意識到這一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佳兆業境外債權人寄望于新的“白武士”出現。一位境外債權人向記者表示,由于佳兆業在一線城市擁有不少優質資產,如果有國企央企能接盤并快速盤活資產,預計債權人和股東利益能獲得更佳的保障。
但這樣的想法實現并不容易,在昨日舉辦的中海地產業績發布會上,公司董事長郝建民直接以敏感為由拒絕回答會否收購佳兆業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