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項目多手頭緊 陜旅集團4家旅游地產公司被出讓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2-12 00:53:29

每經記者 張靜    記者 畢華章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靜 畢華章 發自西安    

每經記者 張靜 畢華章 發自西安

擁有多個知名旅游品牌的陜西旅游集團公司,近年來選擇將旅游地產作為其轉型方向。然而,近期公司旗下的4家旅游地產公司卻被整體轉讓。4家公司的轉讓方與母公司均為陜西旅游集團西安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該公司目前的股權結構為陜西旅游集團持股20%,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信信誠)持股8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是陜西旅游集團旗下唯一一家負責旅游地產板塊的公司。對于此次轉讓原因,中信信誠相關人士表示,中信信誠方面在接手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時規定需要做資產剝離。

事實上,陜西旅游集團持有的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的20%股權亦質押給中信信誠。而中信信誠提供給陜西旅游集團5.2億的融資,同期2000萬的資金用于從陜西安途投資有限公司手中收購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的80%股權。

4家子公司集中掛牌/

掛牌信息顯示,此次轉讓項目中,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陜西西城往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均為100%股權轉讓,西安金旅置業有限公司為70%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金旅置業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中,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持有70%股權,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0%股權。這意味著,隨著陜旅投資管理公司的整體轉讓,西安金旅置業也被整體轉讓。

4家被整體轉讓的公司中,除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外,其余3家主營業務均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銷售等,成立最早的距今尚不足一年半。企業登記信息顯示,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設立于2013年9月3日;西城往事投資發展公司設立于2013年11月15日;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于2013年12月5日;西安金旅置業設立于2014年1月16日。

公司財務資料顯示,2013年,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凈資產2383.5萬元,虧損100.23萬元;截至2014年5月31日,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凈資產911.05萬元,虧損57.52萬元;西城往事凈資產9924.76萬元,虧損64.48萬元;西安金旅置業凈資產998.85萬元,虧損1.15萬元。

4家公司的旅游地產項目尚在投入階段,公司究竟為何要轉讓?記者獲悉,陜西旅游集團旗下業務板塊包括4塊,分別為旅游服務、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心區以及旅游地產,其中旅游地產被視為陜西旅游集團的戰略轉型之策。

對于此次轉讓原因,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當前控股股東中信信誠相關人士答復稱,中信信誠方面在接手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時,便規定需要做資產剝離。“因為該項目公司下面有幾家子公司,這些公司跟金旅城項目是不相關的。”該人士稱,這4家公司是之前陜西旅游集團成立的公司,用于辦理集團內部其他一些事務。

轉讓源于資金壓力?/

“我們提出發展泛旅游,依托于傳統旅游做大做強,把產業鏈做起來,發展跟旅游相關的旅游地產、旅游商業等,是為了做全產業鏈。”負責對接媒體的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稱。

該人士表示,陜西旅游集團涉足旅游地產、旅游商業,是旅游行業發展的商業模式所要求的。由企業進行景區建設,如果僅靠傳統的門票收入是無法平衡盈虧的,很多大型景區都面臨這個問題。“大景區涉及旅游地產和旅游商業的開發,平衡投資才能把旅游項目做大做好。否則回報期過長,我們就無法有更多發展。”

此后,陜西旅游集團一系列圍繞旅游地產運作的項目旋即展開。記者發現,金旅城是陜旅集團的第一個旅游文化綜合體項目,其中僅陜旅集團總部基地項目便需投入35億元。而陜旅集團子公司旗下還有多個投資項目,包括西城往事項目、金延安項目、北國風光項目等。上述陜旅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介紹,陜旅集團近兩年來在建項目的總投資在300億元左右。

這樣一來,陜旅集團就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上述相關人士介紹稱,2013年陜西旅游集團營業收入約為15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估計為20億元。“在政策支持之外,主要還是靠市場化來解決。”陜旅集團主要通過自籌、引入社會投資人、借助銀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方式融資。

2014年5月上旬,陜西旅游集團與中信信誠發行了總規模為5.4億元的資管計劃。資料顯示,2014年4月30日,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法人股東陜旅集團持有的文化產業公司20%的股權(出資額500萬元),被出質給另一法人股東中信信誠,該部分股權擔保的債權數額為5.2億元。

有關這項融資,一份名為“中信信誠-陜旅金旅城項目股權投資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說明書亦有提及。其中,2000萬元用于中信信誠受讓安途投資持有的陜旅文化產業公司80%的股權,其余5.2億元為向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發放的借款,用于金旅城項目開發。事實上,中信信誠與陜西旅游集團關系匪淺。2014年12月設立的總額為50億元的陜西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其參與方亦包括中信信誠。

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4家旅游地產公司的集中掛牌,是否透露出陜旅集團旅游地產業務開始收縮?中信信誠相關人士表示,“剝離是考慮到項目公司 (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資產會干凈一點,往來款也會少一些,對我們做后續管理會更加有利。”

陜旅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則稱,“我們可能還在發展的起步期,今年還有新項目啟動,比如航天城至少有一個項目要啟動。我們對未來還是比較看好,因為我們的體量小一些,與其他地產企業模式不同。”

《《《

相關鏈接

高管控股地產業務后轉讓陜旅集團人士回應稱合法合規

每經記者 張靜 畢華章 發自西安

作為集團戰略轉型的實施者,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的股東卻顯得有些特別。公司目前的股東分別為陜西旅游集團和中信信誠,而在2014年4月29日中信信誠接手之前,該公司的股東是陜西旅游集團和陜西安途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途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旅游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于2012年4月27日。該公司股權結構中,旅游行業龍頭陜西旅游集團僅持股20%,其余80%的股權被一家由4名自然人突擊設立(2012年4月1日)的安途投資持有。

安途投資公司的4名自然人股東均為陜西旅游集團高管,并且目前均在職。國企高管設立公司與集團公司發生關聯交易,這一方式令人費解。對此,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稱:“安途投資是在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成立之前出現的,問了公司很多人,大家都不知道過去的情況。”但他認為,陜西旅游集團此舉應該是合法合規的。

4名高管設立關聯公司

作為上述4家公司的轉讓方,陜旅文化產業公司也曾經歷過一次易主。企業登記信息顯示,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于2012年4月27日,法定代表人為周冰,注冊資本2500萬元。然而,這家承擔著陜西旅游集團旅游地產戰略具體業務的公司,陜西旅游集團僅出資500萬元,持股比例為20%。另一家占比80%的出資方則是安途投資,其出資2000萬元,為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的控股股東。

安途投資設立于2012年4月1日,在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之前“突擊”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該公司由4名自然人組建,分別為王旭濤持股35%,常夢春持股25%,李彥和持股22.5%,徐繼紅持股17.5%。

有意思的是,上述4名股東另外的身份均為陜西旅游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公開檢索信息顯示,王旭濤先后擔任陜西旅游集團總會計師,副總經理等職,現為陜西旅游集團董事。常夢春現為集團副總經理,李彥和集團法律總顧問,徐繼紅為陜西旅游集團公司總部辦公室文秘科科長。

2012年4月27日,即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之日,安途投資的注冊資本增加至2000萬元。上述4名股東持股比例不變,出資額分別變為王旭濤出資700萬元,常夢春出資500萬元,李彥和出資450萬元,徐繼紅出資350萬元。

此后,在維持股東人數與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2013年7月26日,安途投資原第二大股東常夢春退出股東會,其持有的25%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楊義武。而新股東楊義武亦為陜西旅游集團高管,現任陜旅集團工會主席。

集團人士回應稱程序合法

高管設立公司,并且構成關聯交易,陜西旅游集團的做法令人費解。事實上,早在2008年6月18日,國資委便發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禁止國有企業職工投資與本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企業,以防止通過不當行為向職工持股、投資企業轉移國有企業利益。

那么,這筆高達2000萬元的資本金到底是4名股東自掏腰包?還是陜西旅游集團墊付?為何會冒風險設立這家公司?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表示:“這個事情有些早了,可能我們都沒接觸,但一定是以合法程序來走的。且我們成立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過會,必須要走這個程序。我沒參與這個會,但從程序來看,我們這么做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考慮,但應該是合法的。”

他表示,首先中信信誠愿意合作,說明它(安途投資)是合法的。第二,陜旅集團按照國企的正常程序走,說明它是合規的,因為我們是國企不是私企。私企有可能去冒險,國企不會去冒這種風險。

他進一步解釋,這種架構應該是有多方面考慮,不可能僅僅是為了融資,也可能有助于提高國企有決策流程的效率。“我所理解的這種架構,它是為了便于公司更加市場化,因為從股權結構上看,它不是陜旅的全資或者控股公司,這樣便于公司未來做地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靜畢華章發自西安 擁有多個知名旅游品牌的陜西旅游集團公司,近年來選擇將旅游地產作為其轉型方向。然而,近期公司旗下的4家旅游地產公司卻被整體轉讓。4家公司的轉讓方與母公司均為陜西旅游集團西安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該公司目前的股權結構為陜西旅游集團持股20%,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誠)持股8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是陜西旅游集團旗下唯一一家負責旅游地產板塊的公司。對于此次轉讓原因,中信信誠相關人士表示,中信信誠方面在接手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時規定需要做資產剝離。 事實上,陜西旅游集團持有的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的20%股權亦質押給中信信誠。而中信信誠提供給陜西旅游集團5.2億的融資,同期2000萬的資金用于從陜西安途投資有限公司手中收購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的80%股權。 4家子公司集中掛牌/ 掛牌信息顯示,此次轉讓項目中,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陜西西城往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均為100%股權轉讓,西安金旅置業有限公司為70%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金旅置業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中,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持有70%股權,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0%股權。這意味著,隨著陜旅投資管理公司的整體轉讓,西安金旅置業也被整體轉讓。 4家被整體轉讓的公司中,除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外,其余3家主營業務均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銷售等,成立最早的距今尚不足一年半。企業登記信息顯示,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設立于2013年9月3日;西城往事投資發展公司設立于2013年11月15日;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于2013年12月5日;西安金旅置業設立于2014年1月16日。 公司財務資料顯示,2013年,陜西旅游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凈資產2383.5萬元,虧損100.23萬元;截至2014年5月31日,陜西金旅商業運營管理公司凈資產911.05萬元,虧損57.52萬元;西城往事凈資產9924.76萬元,虧損64.48萬元;西安金旅置業凈資產998.85萬元,虧損1.15萬元。 4家公司的旅游地產項目尚在投入階段,公司究竟為何要轉讓?記者獲悉,陜西旅游集團旗下業務板塊包括4塊,分別為旅游服務、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心區以及旅游地產,其中旅游地產被視為陜西旅游集團的戰略轉型之策。 對于此次轉讓原因,陜旅西安文化產業公司當前控股股東中信信誠相關人士答復稱,中信信誠方面在接手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時,便規定需要做資產剝離。“因為該項目公司下面有幾家子公司,這些公司跟金旅城項目是不相關的。”該人士稱,這4家公司是之前陜西旅游集團成立的公司,用于辦理集團內部其他一些事務。 轉讓源于資金壓力?/ “我們提出發展泛旅游,依托于傳統旅游做大做強,把產業鏈做起來,發展跟旅游相關的旅游地產、旅游商業等,是為了做全產業鏈。”負責對接媒體的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稱。 該人士表示,陜西旅游集團涉足旅游地產、旅游商業,是旅游行業發展的商業模式所要求的。由企業進行景區建設,如果僅靠傳統的門票收入是無法平衡盈虧的,很多大型景區都面臨這個問題。“大景區涉及旅游地產和旅游商業的開發,平衡投資才能把旅游項目做大做好。否則回報期過長,我們就無法有更多發展。” 此后,陜西旅游集團一系列圍繞旅游地產運作的項目旋即展開。記者發現,金旅城是陜旅集團的第一個旅游文化綜合體項目,其中僅陜旅集團總部基地項目便需投入35億元。而陜旅集團子公司旗下還有多個投資項目,包括西城往事項目、金延安項目、北國風光項目等。上述陜旅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介紹,陜旅集團近兩年來在建項目的總投資在300億元左右。 這樣一來,陜旅集團就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上述相關人士介紹稱,2013年陜西旅游集團營業收入約為15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估計為20億元。“在政策支持之外,主要還是靠市場化來解決。”陜旅集團主要通過自籌、引入社會投資人、借助銀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方式融資。 2014年5月上旬,陜西旅游集團與中信信誠發行了總規模為5.4億元的資管計劃。資料顯示,2014年4月30日,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法人股東陜旅集團持有的文化產業公司20%的股權(出資額500萬元),被出質給另一法人股東中信信誠,該部分股權擔保的債權數額為5.2億元。 有關這項融資,一份名為“中信信誠-陜旅金旅城項目股權投資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說明書亦有提及。其中,2000萬元用于中信信誠受讓安途投資持有的陜旅文化產業公司80%的股權,其余5.2億元為向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發放的借款,用于金旅城項目開發。事實上,中信信誠與陜西旅游集團關系匪淺。2014年12月設立的總額為50億元的陜西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其參與方亦包括中信信誠。 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4家旅游地產公司的集中掛牌,是否透露出陜旅集團旅游地產業務開始收縮?中信信誠相關人士表示,“剝離是考慮到項目公司(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資產會干凈一點,往來款也會少一些,對我們做后續管理會更加有利。” 陜旅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則稱,“我們可能還在發展的起步期,今年還有新項目啟動,比如航天城至少有一個項目要啟動。我們對未來還是比較看好,因為我們的體量小一些,與其他地產企業模式不同。” 《《《 相關鏈接 高管控股地產業務后轉讓陜旅集團人士回應稱合法合規 每經記者張靜畢華章發自西安 作為集團戰略轉型的實施者,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的股東卻顯得有些特別。公司目前的股東分別為陜西旅游集團和中信信誠,而在2014年4月29日中信信誠接手之前,該公司的股東是陜西旅游集團和陜西安途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途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旅游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于2012年4月27日。該公司股權結構中,旅游行業龍頭陜西旅游集團僅持股20%,其余80%的股權被一家由4名自然人突擊設立(2012年4月1日)的安途投資持有。 安途投資公司的4名自然人股東均為陜西旅游集團高管,并且目前均在職。國企高管設立公司與集團公司發生關聯交易,這一方式令人費解。對此,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稱:“安途投資是在陜旅文化產業公司成立之前出現的,問了公司很多人,大家都不知道過去的情況。”但他認為,陜西旅游集團此舉應該是合法合規的。 4名高管設立關聯公司 作為上述4家公司的轉讓方,陜旅文化產業公司也曾經歷過一次易主。企業登記信息顯示,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于2012年4月27日,法定代表人為周冰,注冊資本2500萬元。然而,這家承擔著陜西旅游集團旅游地產戰略具體業務的公司,陜西旅游集團僅出資500萬元,持股比例為20%。另一家占比80%的出資方則是安途投資,其出資2000萬元,為陜旅文化產業公司的控股股東。 安途投資設立于2012年4月1日,在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之前“突擊”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該公司由4名自然人組建,分別為王旭濤持股35%,常夢春持股25%,李彥和持股22.5%,徐繼紅持股17.5%。 有意思的是,上述4名股東另外的身份均為陜西旅游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公開檢索信息顯示,王旭濤先后擔任陜西旅游集團總會計師,副總經理等職,現為陜西旅游集團董事。常夢春現為集團副總經理,李彥和集團法律總顧問,徐繼紅為陜西旅游集團公司總部辦公室文秘科科長。 2012年4月27日,即陜旅文化產業公司設立之日,安途投資的注冊資本增加至2000萬元。上述4名股東持股比例不變,出資額分別變為王旭濤出資700萬元,常夢春出資500萬元,李彥和出資450萬元,徐繼紅出資350萬元。 此后,在維持股東人數與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2013年7月26日,安途投資原第二大股東常夢春退出股東會,其持有的25%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楊義武。而新股東楊義武亦為陜西旅游集團高管,現任陜旅集團工會主席。 集團人士回應稱程序合法 高管設立公司,并且構成關聯交易,陜西旅游集團的做法令人費解。事實上,早在2008年6月18日,國資委便發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禁止國有企業職工投資與本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企業,以防止通過不當行為向職工持股、投資企業轉移國有企業利益。 那么,這筆高達2000萬元的資本金到底是4名股東自掏腰包?還是陜西旅游集團墊付?為何會冒風險設立這家公司?陜西旅游集團品牌與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士表示:“這個事情有些早了,可能我們都沒接觸,但一定是以合法程序來走的。且我們成立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過會,必須要走這個程序。我沒參與這個會,但從程序來看,我們這么做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考慮,但應該是合法的。” 他表示,首先中信信誠愿意合作,說明它(安途投資)是合法的。第二,陜旅集團按照國企的正常程序走,說明它是合規的,因為我們是國企不是私企。私企有可能去冒險,國企不會去冒這種風險。 他進一步解釋,這種架構應該是有多方面考慮,不可能僅僅是為了融資,也可能有助于提高國企有決策流程的效率。“我所理解的這種架構,它是為了便于公司更加市場化,因為從股權結構上看,它不是陜旅的全資或者控股公司,這樣便于公司未來做地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