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去年單體藥店急速縮水 醫藥電商持續搶灘

2015-01-30 01:07: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2014年的單體藥店,日子并不好過。

昨日 (1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布的行業藍皮書中獲悉,2014年,中國單體藥店數量從2013年27萬多家降到了19萬家左右,從原來占63.4%降到了40%左右。

單體藥店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單體藥店競爭力本身很弱,加之遇上新版GSP的認證,導致這些單體藥店選擇了加盟連鎖或注銷。預計2015年單體藥店數量還會下降,可能縮減到15萬家左右,只占藥店總數的35%左右。

單體藥店是指單個獨立經營管理的藥店門店,或者由多個藥店門店組成的、但沒有獲得連鎖經營資質的藥店。

截至目前,單體藥店大多分布在城鎮及社區,按城市、城鎮、農村分布占比約為3:5:2;但也有極少數的單體藥店分布在一、二級城市,規模很大,年銷售規模超過1億元。

目前,我國平均每3600多人擁有1家藥店,發達國家平均每6000人才擁有一家藥店,而發達國家人均藥店消費又遠遠高于我國。我國藥店數量過多已是不爭事實。

藍皮書顯示,從政策的角度分析,現實中,單體藥店實際上是被醫改政策相對忽略的經營實體,醫改的深化、零差率的擴大,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所有藥店的機會。另外,網上藥店的快速發展,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主銷的是傳統藥店的高毛品種。

詳細來看,2015年單體藥店應對的壓力及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在軟硬件投入方面,單體藥店難以承受。尤其是新版GSP在信息化倉儲自動溫測、冷鏈管理、設備驗證等方面有很多硬性要求,大部分單體藥店無法承受。

執業藥師短缺,人員成本增加將使得單體藥店發展進一步承壓。

還有,實力弱的藥店采購成本大,固定運營成本增加,單體藥店與上游供貨商在采購談判時無優勢,相比連鎖藥房,普遍要高出5%以上的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五月天天堂久久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