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29 09:07:54
歷時近10年,老牌險企——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壽險牌照!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歷時近10年,老牌險企——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壽險牌照!
1月28日,保監會正式對外披露了《關于籌建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同意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共同發起籌建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壽險),注冊資本15億人民幣,注冊地為北京市,擬任董事長劉顯龍,擬任總經理為賴軍。
對于中華聯合壽險未來的發展策略,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日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初步設想是不做傳統個險和銀保渠道,主要做新興渠道。
歷時10年拿下壽險牌照
此次獲得寶貴的壽險牌照,距2004年中華聯合“一改三”的方案提出,已過去10年。公開資料顯示,中華聯合起家于財險業務,最早創立于1986年7月,創立之初由國家財政部、農業部專項撥款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是我國第二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保險公司。2002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準,“新疆兵團財產保險公司”正式更名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2004年9月,“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方案獲保監會批準:實行“一改三”的整體改制方案,成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設財險和壽險兩家子公司。
不過,中華聯合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機構擴張過快、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中華聯合錄得巨額虧損,償付能力出現嚴重缺口。2009年,中華聯合被保監會正式接管,并啟動重組。后于2012年在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介入下,中華聯合重組成功。
目前,中華聯合財險已經在全國開設了27家省級分公司。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中華聯合財險實現保費收入348億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五。
目前,中華聯合注冊資本達153.1億元,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持股比例51.01%,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公司持股44.82%。而中華聯合持有中華聯合財險的股權比例達到了95.68%。
記者注意到,中華聯合官網信息顯示,除壽險公司外,其“資產管理公司正在申請籌備中。”
傳統渠道或被舍棄
對于中華聯合壽險的發展策略,有市場傳聞稱,中華聯合壽險未來不設傳統個險、銀保渠道,將把新興渠道作為主要渠道,不排斥開拓銀保電子商務、第三方等渠道。
一位參與中華聯合壽險籌備的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未來,公司不會像傳統保險公司那樣開設個險和銀保,對這兩個渠道的情況看得很清楚。不過,該內部人士也坦言,目前這個思路只是設想,最終的策略要等開業之后才能確定。
對于個險,某險企齊先生在與記者交流時坦言,這兩年壽險行業個險渠道增員很困難。而此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保險營銷員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全國保險營銷員總人數維持在289.9萬人左右,超過六成的壽險營銷員月均收入在1333.33元的保險營銷員個稅起征點以下。
而對于銀保渠道,由于銀行在渠道網點方面的優勢,保險公司獲取保費的成本已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事實上,隨著這幾年保險業發展,一部分新興的保險公司確實也采取了不同于傳統保險公司的發展策略。如匯豐人壽在2013年就關閉了其個險渠道,并解散了個險營銷員團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