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01:05: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1月21日),仲量聯行發布2014年四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報告稱,2014年全年的商業地產交易額僅為126億元,同比下降61.1%。
仲量聯行北京及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機構投資者的強勁需求及有限的整棟交易數量表明,符合投資需求的資產供給不足。盡管機構投資者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由于業主期望更高的售價使得投資回報率走低,整棟交易數量仍極為稀缺。
在2014年四季度未出現整棟交易,盡管錄得幾宗大面積散售交易,但2014年四季度15億元的交易量較2013年同期仍下降73%。
張瑩說,從中期來看,有特殊購買意愿的買家仍有望繼續掌握甲級辦公樓市場的最終控價權,將價格抬升至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過高的水平。租賃續約時租金上漲的潛力,以及擁有優越地理位置項目的不可替代性,促使業主不愿出售所持房產。
仲量聯行報告稱,2014年,國內投資與財富管理企業成為辦公租賃需求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四季度租賃活動集中在商務中心區和金融街。在此趨勢下,業主選擇租戶時格外謹慎,偏好大型、穩健的私募基金公司。
目前來看,續租主導甲級辦公樓市場,業主審慎對待提高租金的機會或更好地掌控租戶風險狀況。商務中心區業主傾向于犧牲較高的租金以挽留更為穩定的承租者,如跨國企業,致使商務中心區租金增長環比持平。
與之相反,金融街區域業主更青睞那些承租能力高的國內大型金融企業,使得租金環比上漲2.1%。
“有特殊購買意愿的投資者通常購買辦公樓作為公司總部大樓,另外,由于他們的持有時間較長,因此樂意出高價買入。”張瑩表示,這意味著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將持續對高價格望而卻步。未來,強勁的持有意愿將持續。不過,一些本地開發商為了進行資本重組或尋求機構合資機會,將會幫助投資者在北京商業房地產市場尋得一席之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