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8 00:54: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在線分類信息行業一直以來都頗不寧靜。
與58同城和趕集網的瘋狂燒錢擴展規模不同,盡管已經成立了近10年時間,百姓網一直處于“悶聲掙錢”的狀態。但是,在O2O的浪潮下,這家“小而美”的公司終于坐不住了。
昨日(1月7日),百姓網正式宣布總額近1億美元的D輪融資。此前,該公司CEO王建碩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仍然堅持穩打穩扎的策略,不會盲目拼搶市場。這一輪融資主要用于儲備移動端人才和團隊,為移動端發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深挖垂直領域的機會,如二手車市場等。
據悉,此番融資由國際投資機構領投,之前三輪所有投資方均有跟投。其官網信息顯示,百姓網前三輪投資方包括美國標桿資本(BenchmarkCapital)和美國特亞納資本(TenayaCapital)。
分析認為,百姓網在補足 “糧草”后與58同城和趕集網再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百姓網在未來或許會加大三、四線城市的布局和挖掘。畢竟最具市場潛力的一、二線分類信息市場已經基本被開發,且市場很穩定了。同時,在一些還沒有成氣候的O2O領域與58展開競爭也是較為明智的舉動。”
將在移動端發力
百姓網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最早的分類信息網站之一。曾與58同城、趕集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形成了直接競爭關系。隨著58同城赴美上市,分類信息市場的競爭格局隨之被改寫。
2014年底,58同城高調推出“到家”品牌,發力O2O線下服務。趕集網也于2014年八月公布融資兩億美元,并計劃推出二手車及車后服務項目。
百姓網終于不“淡定”了。該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一直處于盈利之中,所以投資人并未針對其發展策略施加過壓力。“以前我們也沒融資計劃,但是現在看到行業競爭太激烈,企業要做大,永遠是差錢的。”
根據百姓網官方信息,截至目前,百姓網月活躍用戶數過億,月新增信息量超5000萬條,覆蓋全國380個城市。其中,來自移動的流量已超過全站流量的80%。
因此,王建碩稱,在資金到位后,百姓網將會在移動端發力,并將二手車作為O2O切入口。“二手車市場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在二手車領域具有相對明顯的優勢。”
據王建碩介紹,趕集、58同城與百姓網的模式并不相同。“趕集更多還是在做C2C,百姓網是做平臺,不管是個人、二手車商、二手車市場抑或他們的線上平臺,都可以和百姓網一起尋找共贏的合作模式。”
公司有上市規劃
盡管三家公司同屬于分類信息行業,但是商業模式卻有根本性不同。
58同城和趕集主要服務于商家,解決的問題是連接商戶和消費者。而百姓網主要服務于個人,是免費的個人用戶生活服務平臺,旨在讓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來發布信息。
此外,在業務層面,三方也各有偏重。從2014年開始,趕集網將主要精力放在深挖招聘、房產等市場,推出工作通、懶人找房等獨立APP,試圖在移動互聯網從招聘、房產行業分得一杯羹。而58同城則著重發展一、二線城市的O2O市場,百姓網則一直堅持發展三、四線城市的分類信息服務。
王建碩坦言,公司還會繼續堅持按照現有模式發展下去,且商業模式已經受到了投資方的認可。
資深O2O行業觀察人士黃淵普認為,分類信息網站已經被一、二線城市用戶廣泛接受,但是在三、四線市場,變現能力并不強。“一、二線市場對招聘、租房的需求特別強烈,這也為58和趕集網提供了營收空間。但是,兩家公司在三、四線城市,無論是直營還是代理都會付出較大成本,這一點不如百姓網的輕模式具有優勢。”
他分析,在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分類信息的三家領頭公司未來會走向不同的道路。
前述百姓網內部人士透露,公司也有上市的規劃。“我們對于上市一直保持著開放且理智的態度。當水到渠成,且上市將對百姓網業務起到促進作用時才會考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