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01:18:2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自公司成立以來,聚美優品便多次處于輿論漩渦中。
昨日(1月6日),有自稱聚美優品“前員工”的匿名人士向多家媒體報料稱,2014年9月,聚美優品涉嫌采購海外來路不明的、甚至是假冒的化妝品而被珠海海關調查,導致北京貨倉被查封。其主管海外業務的總監和業務人員被帶走調查。
對此,聚美優品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此次事件完全是惡意攻擊和故意抹黑?!班]件中提到的事件完全是子虛烏有。公司從來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合法經營,我們的經營活動始終在正常開展,也從來沒有被任何外來因素所干擾。這種毫不負責、蓄意攻擊的謠言,更不會影響我們?!?/p>
聚美優品CEO陳歐也在其微博中澄清,聚美優品副總裁葉飛最近兩個月都在韓國、日本,為聚美海淘業務與各品牌洽談建立供應鏈?!熬勖滥壳坝刑旖?、上海、廣州、成都、沈陽、鄭州六大倉庫,恰好就沒有報料里所說的‘北京倉’”。
據悉,早在2014年4月,聚美原北京倉庫就已遷移至天津武清物流園區,并不存在9月份北京倉庫被 “查封”一事。
事實上,聚美優品遭遇“假貨”的質疑由來已久。日前,陳歐首次公開表示,公司計劃將第三方平臺下的化妝品業務全部轉為自營,以此來強化對產品質量把控,未來業務重點將集中在海淘領域。
據了解,早在2014年6月,聚美優品旗下化妝品海淘網站聚美海外購上線。9月初,聚美海外購在聚美主頁開通獨立頻道,并推出新“便利店”購物模式。
目前,聚美已經基本停止擴張第三方平臺業務品類,其中化妝品類逐步向自營轉變,第三方平臺將只保留服裝品類。同時希望通過“極速免稅店”模式的海外購業務來彌補第三方平臺的空缺。
而在此前,第三方平臺占聚美總體GMV(商品交易總額)的比例高達48%。此番轉向自營和海淘可謂下了極大的決心。不過,這一領域的競爭更為殘酷,前有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電商巨頭,后有蜜淘網、洋碼頭等垂直類海淘網站。
前述聚美優品相關人士透露,作為上市的美妝垂直運營平臺,聚美已經和眾多國外的化妝品品牌商有合作?!昂M夤┴涃Y源和議價能力我們都占據了很大優勢,向美妝海淘自營平臺轉移的目標其實并不遠?!?/p>
電商行業人士認為,中國在線化妝品市場仍有10倍以上的巨大成長空間,目前中國人均美妝消費只有23美元,與美國的350美元、韓國的220多美元存在很大差距?!熬勖纼炂烽W購加特賣的模式完全可以走唯品會的老路,但是在控制產品質量和供應鏈方面,則是聚美未來面臨的最大考驗?!?/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