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2-12 07:43:05
“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昨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新常態下的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清晰地勾勒出明年經濟發展的路線圖。
會議首度從中央層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全面系統闡釋,并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會議詮釋了新常態的內涵:“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會議明確無誤地作出判斷。
為決勝新常態,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按此要求,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務: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這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會議提出,明年要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新常態下,相比經濟總量提升的速度,國家更重視質量提升的速度。”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會議提出,“發現培育新的增長點,一是,市場要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二是,創新要實,推動全面創新,更多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
分析人士說,這正是適應新常態,經濟增長動力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會議提出,“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但同時強調,“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院長高培勇認為,“積極”、“穩健”已經是第五年聯手,雖然政策名稱不變,但在經濟新常態下,實際內容將會有所變化,比如財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積極有效上發力。
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會議提出,“要加快行政審批、投資、價格、壟斷行業、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資本市場、民營銀行準入、對外投資等領域改革,使改革舉措有效轉化成發展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對此評論說,改革的推進,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堅持與時俱進,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提出既針對具體問題、又有利于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措施。
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會議提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明年有個良好開局。”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今后一段時間國內區域發展重點,“一帶一路”是國際區域合作框架。前后是對接關系,國內戰略配合國際戰略,國際區域規劃促進國內區域規劃??臻g規劃體系正在向統一、多層次的國土空間格局建設轉型。
會議還透露,明年中央將研究提出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深入調研,抓緊工作,為制定好“十三五”規劃做好準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