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出口趨穩進口不振 前11月貿易順差超2萬億

2014-12-09 01:17:59

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4.4%;進口10.95萬億元,同比下降0.4%;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昨日(12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前11月外貿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4.4%;進口10.95萬億元,同比下降0.4%;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0.4%。

從2010年到今年的月度出口增長率來看,單月增速波動較大,其中最高為2010年5月的48.44%,最低為2014年3月的-6.6%。但從今年3月起,中國月度出口增速開始出現探底回升,小幅震蕩企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出口競爭力出現了一些趨勢性變化。隨著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的集聚和人工素質的提高,中國出口競爭新優勢從無到有緩慢成長,中國出口競爭力將迎來由弱轉穩的拐點。他預計今年和明年的出口增速都能達到7%,并支持實體經濟觸底回升。

歐美經濟回暖改善外需

中國出口增速從2010年開始持續下降,張立群認為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減弱,“這是中國經濟增速換檔的重要面,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但從今年4月開始,中國出口增速開始反彈,從3月的-6.6%回升到4月份的0.9%,此后保持正增長。尤其從7月開始,月度出口額一直到10月份連續4個月保持在2000億美元以上。10月,中國出口額為2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4.7%。

張立群認為,2014年中國出口增速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態勢。出口增速的提升,有一些趨勢性因素,即世界經濟開始進入國際金融危機第二階段,外部環境尤其是歐美經濟的復蘇直接拉升了中國出口增速。

他所謂的“第一階段”是指國際金融危機后,通過政府力量穩定經濟和社會信用的階段。美國政府對“兩房”公司的保護、對足以引起金融系統性震蕩的企業的保護,歐元區的救援基金穩定機制穩定了歐元區,防止歐債風險引發歐元區解體。“政府對貨幣金融體系的保護實現了一個目標:貨幣金融體系平穩、社會信用保持穩定。”張立群表示,這對歐美實體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美國尤其明顯。

此外,美國由于有新能源和高科技基礎以及市場經濟的規范性,對新的市場結構調整適應比較快,制造業恢復比較明顯。這直接反映在中國對美出口額的增速上。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今年前6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增長了5.4%,同期美國自日本進口卻下降了3.5%。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月,中國與歐盟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保持增長,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3萬億元,同比增長8.9%;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09萬億元,同比增長5.2%。

出口競爭力由弱轉穩

對于今年一季度的出口下降,張立群認為與去年貿易水分導致同比基數虛高有關。第一季度出口增速的變化,有一類特殊因素,比如去年的出口“一日游”。一些企業為結匯需要,將 “一日游”拿到出口憑單上,商品實際上是在外面打了一個轉,沒有形成真實貿易。這些活動使得海關統計出現水分。

去年5月以后,國家外匯管理局通過加強對貿易 “一日游”的管理,貿易“虛數”在去年4月份之后被擠出。“因此,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就比較低,數據不好看。”張立群表示,隨著特殊因素的消失,4月以后出口增速開始提高。

外部環境的回暖,為中國出口帶來了積極和穩定因素。但張立群認為中國外貿另一個趨勢性因素是出口競爭力出現了變化。

“今年中國低成本的出口競爭力在不斷消失,這也是出口增速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張立群說道。

在中國外貿低成本出口競爭能力不斷下降的同時,來自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的集聚以及職工素質的提高等,形成了新的競爭能力,從無到有并緩慢成長。

據此,張立群認為,中國外貿出口競爭力正在經歷由弱轉穩的轉變,“原來是低成本出口競爭力單項消失,現在是雙向的此消彼長。盡管這個過程比較緩慢,但它可以迎來出口競爭力由弱轉穩的拐點。”

此外,中國支持外貿出口的便利化措施,以及支持綜合服務業的發展措施,也對提高出口競爭力提供了支持。

“所以出口增長由弱轉穩,今年出口增速將在7%~8%的水平。”張立群預計,2015年將繼續保持這一水準,大批外來訂單有望支持出口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昨日(12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前11月外貿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4.4%;進口10.95萬億元,同比下降0.4%;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0.4%。 從2010年到今年的月度出口增長率來看,單月增速波動較大,其中最高為2010年5月的48.44%,最低為2014年3月的-6.6%。但從今年3月起,中國月度出口增速開始出現探底回升,小幅震蕩企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出口競爭力出現了一些趨勢性變化。隨著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的集聚和人工素質的提高,中國出口競爭新優勢從無到有緩慢成長,中國出口競爭力將迎來由弱轉穩的拐點。他預計今年和明年的出口增速都能達到7%,并支持實體經濟觸底回升。 歐美經濟回暖改善外需 中國出口增速從2010年開始持續下降,張立群認為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減弱,“這是中國經濟增速換檔的重要面,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但從今年4月開始,中國出口增速開始反彈,從3月的-6.6%回升到4月份的0.9%,此后保持正增長。尤其從7月開始,月度出口額一直到10月份連續4個月保持在2000億美元以上。10月,中國出口額為2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4.7%。 張立群認為,2014年中國出口增速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態勢。出口增速的提升,有一些趨勢性因素,即世界經濟開始進入國際金融危機第二階段,外部環境尤其是歐美經濟的復蘇直接拉升了中國出口增速。 他所謂的“第一階段”是指國際金融危機后,通過政府力量穩定經濟和社會信用的階段。美國政府對“兩房”公司的保護、對足以引起金融系統性震蕩的企業的保護,歐元區的救援基金穩定機制穩定了歐元區,防止歐債風險引發歐元區解體。“政府對貨幣金融體系的保護實現了一個目標:貨幣金融體系平穩、社會信用保持穩定。”張立群表示,這對歐美實體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美國尤其明顯。 此外,美國由于有新能源和高科技基礎以及市場經濟的規范性,對新的市場結構調整適應比較快,制造業恢復比較明顯。這直接反映在中國對美出口額的增速上。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今年前6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增長了5.4%,同期美國自日本進口卻下降了3.5%。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月,中國與歐盟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保持增長,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3萬億元,同比增長8.9%;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09萬億元,同比增長5.2%。 出口競爭力由弱轉穩 對于今年一季度的出口下降,張立群認為與去年貿易水分導致同比基數虛高有關。第一季度出口增速的變化,有一類特殊因素,比如去年的出口“一日游”。一些企業為結匯需要,將“一日游”拿到出口憑單上,商品實際上是在外面打了一個轉,沒有形成真實貿易。這些活動使得海關統計出現水分。 去年5月以后,國家外匯管理局通過加強對貿易“一日游”的管理,貿易“虛數”在去年4月份之后被擠出。“因此,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就比較低,數據不好看。”張立群表示,隨著特殊因素的消失,4月以后出口增速開始提高。 外部環境的回暖,為中國出口帶來了積極和穩定因素。但張立群認為中國外貿另一個趨勢性因素是出口競爭力出現了變化。 “今年中國低成本的出口競爭力在不斷消失,這也是出口增速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張立群說道。 在中國外貿低成本出口競爭能力不斷下降的同時,來自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的集聚以及職工素質的提高等,形成了新的競爭能力,從無到有并緩慢成長。 據此,張立群認為,中國外貿出口競爭力正在經歷由弱轉穩的轉變,“原來是低成本出口競爭力單項消失,現在是雙向的此消彼長。盡管這個過程比較緩慢,但它可以迎來出口競爭力由弱轉穩的拐點。” 此外,中國支持外貿出口的便利化措施,以及支持綜合服務業的發展措施,也對提高出口競爭力提供了支持。 “所以出口增長由弱轉穩,今年出口增速將在7%~8%的水平。”張立群預計,2015年將繼續保持這一水準,大批外來訂單有望支持出口提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与邻居少妇性刺激 |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日韩国内欧洲在线观看 | 亚洲无遮挡一级精品视频 |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