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2-08 08:59:02
我們公司有幾位基金經理持倉幾乎沒有金融、地產,非常焦慮。盡管最近的行情小股票跌得也不多,但是基金相對排名下滑很厲害。
考驗基金定力
公募基金的焦灼情緒,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對領漲的券商、銀行、地產板塊持倉較少。11月10日以來至12月2日,上證綜指從2436.63點一路上漲到2777.74點,區間漲幅達到13.99%。而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統計,同一區間內,全市場主動股票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平均僅為7.26%。而受市場表現影響,截至上周五,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達到83.06%,成為股票型基金新的領跑者。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基金就陸續降低了對銀行、券商、地產等傳統板塊的持股比例。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三季末,主動投資管理的股票基金只持有462.86億元金融股,占基金主動持股市值的比例僅4.54%。
一位基金研究中心人士分析稱,在這一輪金融地產股大幅上漲的行情背景下,主動投資的股票基金整體業績大幅落后,基金也在調整資產配置方向,但是,以基金持股超萬億元的體量,轉身實屬不易。
但從交易所披露的信息來看,機構仍然顯示了較為理性的態度。12月4日券商股幾乎全線漲停當天,買入的機構仍為少數,相反,多個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賣出了數千萬元至數億元金額不等的國元證券、長江證券、山西證券、西部證券,只有極少數機構買入了國元證券和廣發證券。
前述一位股票基金經理分析道,這波上漲主要由游資主導,而游資的一貫手法為封漲停板、吸引資金跟進,假設公募基金追高買入,在高位被套的概率極高,“之前許多個股的最高價就是公募基金創造的,然后大批基金在高位被套。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還是要有更強的專業判斷力。”
招商基金也回應記者:“銀行、券商、地產股目前表現強勢,但短期漲幅過大,回調的可能性隨時存在。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這些板塊始終會領先其它行業的漲幅。在跟緊市場強勢板塊的同時,挖掘成長性較好、股價還未啟動的板塊,在目前這個階段,均衡配置更為穩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