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2-05 09:17:51
每經記者 賈麗娟
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00321,HK)剛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其關店動作正在加速,短短6個月關了547間,接近過去兩年的關店數量。與此同時,公司在收入下跌9%的同時,卻錄得了16%的凈利增長。
半年報顯示,相比截至今年3月底的門店數量3432間,截至今年9月底,德永佳集團的門店數量驟降為2885間。不難看出,德永佳集團的關店速度正在加快。在中國臺灣地區,公司門店數量由3月底的91間,直接減至10間,銷售凈額也由上年同期的1.71億港元減少到9000萬港元,幾乎退出了市場。中國香港地區情況稍好,只減少了兩間門店至64間店。
報告顯示,德永佳集團主要涉及紡織及服裝零售兩塊業務,在零售版塊,旗下包括班尼路、S&K、ebase及I.P.ZONE四大品牌。
截至9月30日的6個月里,公司實現收入44.64億元,同比下跌4.88%。但溢利達到3.88億元,反而上漲16.17%,這受益于銷售及分銷費用的下降。
公司坦言,中國市場消費狀況仍然困難,將繼續減除表現不佳的店鋪,關閉臺灣市場業務接近完成。同時,公司大幅減低經營成本,零售業務表現已有改善。
壓縮成本對增加利潤在短期內很易見效,但不能無限制進行。如果收入不能增長,那么未來的利潤空間仍然堪憂。記者就此向公司咨詢,但未獲回復。
記者還注意到,德永佳正在努力控制存貨。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存貨金額為18.69億港元,較3月底的數據進一步下降。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品牌定位不符合目前的消費潮流,加之國內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又遇國外其他時尚品牌的“圍剿”,班尼路等老牌的大眾服裝品牌仍面臨較大壓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