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期貨資管“一對多”業務開閘

上海證券報 2014-12-05 07:36:39

 

業內呼吁已久的期貨資管“一對多”業務終成行,期貨公司創新發展空間將再擴大。

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期協”)日前發布了《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規則(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則》”),并決定于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管理規則》的發布,充分體現了監管層如何簡政放權和推進監管轉型,期貨公司創新發展空間也將由此再度擴大。

資管業務不再設行政許可

《管理規則》對期貨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采取了自律規范原則,并降低了準入門檻,擴大試行范圍。具體來看,《管理規則》規定,申請登記時期貨公司凈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最近一次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級不低于C類C級,較《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大為降低;同時,放開了“一對多”業務,期貨公司可以開發更加豐富的資產管理產品,加快拓展業務規模,進一步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

期貨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不再設行政許可,采取登記備案制,由中期協負責登記備案和日常自律管理。因此,《管理規則》明確了期貨公司開展資管業務的條件,只要符合條件,都依法予以登記備案。在放松管制的同時,《管理規則》重點在產品開發、銷售、運作等方面,明確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風險防范控制的監管底線,并強調加強日常檢查和自律懲戒力度。

不過,在接受協會自律管理的同時,按照證監會關于私募產品統一備案和監測的要求,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作為私募性質的產品,需要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進行備案。《管理規則》強調,中期協在證監會的指導和監督下,與其他有關部門、單位以及行業自律組織建立信息共享和監管協作聯動機制。

據了解,期貨公司及子公司從事資管業務不再限制只能開展單一客戶辦理資產管理業務,凡是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均可同時開展。已經取得“一對一”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期貨公司無需向協會重新進行登記備案,可直接開展“一對多”資產管理業務。但期貨公司應當按照協會的要求補報公司的有關信息。

投資顧問不得聘用第三方個人

此外,《管理規則》明確規定了期貨公司或子公司可以聘用第三方機構為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投資策略、資產配置、研究咨詢和投資建議等專業服務的,應當建立第三方機構管理制度,對第三方機構的資質條件、專業服務能力和風險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盡職調查,以書面形式明確第三方機構的權利義務,同時有責任對其進行合規監控和風險監測。但公司不得聘用第三方個人作為投資顧問。

中期協相關人士表示,《管理規則》主要考慮期貨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風險,以及風險傳遞可能,從而損害其他業務客戶的資金安全和權益。此外,期貨公司資管產品投向相對集中于期貨市場,產品專業性強、杠桿率較高、風控難度較大,因此,對期貨公司的規范要求略高于一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從專業角度提出更加嚴格的合規風控要求。

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表示,“一對多”業務為期貨業打開了“財富管理”的空間,緊扣創新大會對于期貨經營機構“衍生品服務提供商”的新定位,為期貨公司向“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方向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同時,也給期貨業與其他金融企業同臺競技的機遇,擴寬了期貨行業的發展平臺。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久久aⅴ | 色天堂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