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00:59: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回顧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給我造成最大的困擾是常識感的丟失。”有基金經理如此公開表示。股票二級市場行情變化背后,實體經濟運行邏輯正發生變化,傳統商業模式遭遇互聯網顛覆的案例加速涌現。
變化之中,基金經理傳統投資思維邏輯也面臨挑戰。按照傳統PE(市盈率)估值方法選擇觸網概念股,將陷入無股票可投的困局。重塑投資邏輯、完善估值方法成為基金經理調整投研思路的重點。
投資經驗不再適用/
全年股市行情即將接近尾聲,并購重組主導下的小市值、互聯網等個股走出了靚麗行情,而以安防為代表的成長股表現欠佳,傳統藍籌股也是在近期滬港通效應之下有所表現。
“回顧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給我造成最大的困惑是常識感的丟失。不管什么樣的投資策略基本都被 ‘打臉’,而不論多么拙劣、出奇的投資策略其效果似乎都還不錯。以往可以依賴的經驗和常識,不僅沒有營養而且開始變得有毒。”交銀施羅德權益部副總王少成此前曾公開表示。
互聯網似乎改變了投資邏輯,常識的顛覆不僅來自于傳統周期股、成長股行情的風格切換失效,傳統白馬股確定性增長帶來的股市效應也逐漸減弱。選擇成長股的投資思路也似乎不靈光了,今年依舊重倉歌爾聲學的上投摩根內需動力混合和嘉實穩健混合兩只基金的排名,由去年末的51名、85名滑落至今年墊底位置。
國泰基金公司權益部投資總監范迪釗也直言“投資邏輯變了”。以往二級市場以周期股、成長股為主的風格切換,更多是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選股思路,靠預判未來盈利增長獲取超額收益。然而,實體經濟的商業模式并未發生變化,新興互聯網模式下,投資邏輯卻要從線性思維向非線性思維作出調整。“例如騰訊只是先期布局微信,此后微信用戶爆發式增長到與QQ一樣的體量,這樣的發展,企業內部都無法做預測,外部更不可能。”
另一位基金經理表示,鋼貿企業改變傳統鋼貿商利潤分配格局,可作為上市公司非線性發展的典型案例。
比如位列創業板開市以來五大牛股之一的上海鋼聯,此前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是依靠提供產業資訊等的會員費收入。近兩年,公司開始逐步向電子商務平臺拓展,盡管上海鋼聯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80.11萬元,同比大降93%,然而,因其涉足電商概念廣受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熱捧。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興業全球、華安等12家基金公司,共計19只基金持有上海鋼聯,合計持股占流通股比重接近20%。
此外,上海鋼聯還是今年年初依靠創業板一戰成名的興全輕資產、興全有機增長兩只基金三季度頭號重倉股。今年以來,上海鋼聯漲幅高達154.52%,重倉基金收獲頗豐。
估值引入市場空間指標/
基于企業未來業績預測的傳統PE估值法,面對新興互聯網企業未盈利而估值先行走高的情況,機構投資者面臨全新挑戰。
“新技術具有不確定性,估值難度越來越大。”上海某基金經理在談及時下熱門的互聯網概念股時如此感慨。例如,當下上市公司涉足的P2P業務,在肯定其是未來發展趨勢的同時,也存在泡沫,如何給P2P企業估值并沒有現成的方法。
不拘泥于目前盈利,依據未來市值以及市場空間進行預估,是目前基金經理對互聯網企業估值較為常用的方法。“可以結合未來市場空間給出相對量化的指標,例如,原來在沒有網絡購物之前,通過計算傳統商業渠道銷售額,然后在網絡購物出現之后設置一個30%~50%替代率。”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未來需要增加對上市公司數字資產的估值,這也是基金經理談及依靠傳統估值眼光看待互聯網企業的一塊短板。“此前機構投資者比較看重實物資產、金融資產,未來數字資產一旦找到商業模式,價值爆發會非常迅速,因此無形資產估值比重需要提高。”范迪釗稱。
通聯數據董事長肖風在《投資革命》一書中,將用戶價值作為估值互聯網企業的替代指標。“對于Facebook、騰訊這類規模經濟型互聯網企業,用戶是企業價值和盈利收入的關鍵,所以用戶數量直接和市值綁定。注冊用戶、訪問量、用戶質量、使用深度這些用戶規模指標構成了Facebook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公司向收入和盈利轉化的載體,與公司市值直接形成了一個正比函數。”
從媒體平臺到交易平臺,東方財富也是憑借互聯網金融股的概念在A股市場逆襲。今年三季度,公司主營業務基金銷售額呈上升趨勢。同時,公司旗下已啟動建設大宗商品平臺、電子券商牌照等業務的不斷增加為業內人士關注。
上海宏流投資總經理、前明星基金經理王茹遠,在圈內被認為是最早一批“強推”東方財富的機構投資者之一。這名TMT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在早期的一篇報告中對基金銷售帶給東方財富的收益貢獻作出了樂觀估算。“雖然當時報告中一些參數有些粗糙甚至錯誤的,但對基金銷售的看好確實成為基金買入的主要原因。”有基金公司人士這樣表示。
機構將更關注行業研究/
商業模式變革之下,投資手段也需要微調。“以前在投資研究中比較看重宏觀層面及上市公司本身,而以后關注點可能會更多地轉移到行業的層面,主要關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及產生的影響,行業因素在研究中的占比將由不到50%提高到超過50%。”范迪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世界中一舉一動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行業巨頭的標桿作用明顯,觀察、學習產業資本的所思所想將對投資起到很大作用。
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三大運營商此前各自為戰,微信以及近期推出的微信電話本,對運營商沖擊不可小覷。互聯網使得產業之間界限逐漸模糊,研究員未來不僅要關注自身研究領域發生的變化,還要密切留意BAT三大巨頭動作。”
阿里近日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動作引發機構普遍關注。11月22日,上市公司恒生電子公告稱,恒生電子引入第一財經傳媒、螞蟻金服、寧波云漢作為投資者,對其控股子公司恒生聚源進行增資3.9億元,四方將在數據業務領域尋求資本及業務層面的合作機會,共同將公司控股子公司恒生聚源打造成一家領先的數據服務公司。受此消息提振,恒生電子股價在復盤后連續兩天漲停。
對此,深圳某基金公司受訪基金經理談及大數據對傳統投資手段的補充,“恒生電子被馬云收購之后,淘寶生成的實時行業數據,將由恒生聚源發布,基金經理也會轉為利用這類平臺數據完善對宏觀經濟的預測。”
前博時基金總經理肖風成立的通聯數據也將大數據在宏觀、行業、上市公司等層面的運用,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力點之一。“現在觀察某家企業的產品銷售情況,可以直接跟蹤淘寶、京東等電商的銷售數據,無須等到其發布的季度經營報告。還可以實時監控更新的原材料購進、制成品售出價格,對上市公司經營做出動態研判,同樣能獲得先財務報表一步的信息優勢。”肖風在書中指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