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GQY視訊郭啟寅:代步機器人將優先注入

2014-11-25 01:04: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一鳴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一鳴 發自上海

伴隨著11月上旬 “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亮相,資本市場對GQY視訊(300076,收盤價17.82元)的機器人產業關注度正趨升溫。

鑒于機器人業務與公司傳統大屏幕拼接、數字化教學等產業不存在關聯,近年來公司業績亦出現明顯波動;GQY視訊為何會在今年2月提出轉型機器人?其底氣何在,未來又將駛向何方?

帶著這些疑問,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在上海專訪了GQY視訊董事長郭啟寅。

超募資金將投向機器人

NBD:GQY視訊傳統主業為大屏幕拼接、數字化教學產業等,今年2月份開始提出新產業(機器人)2014年~2016年的發展戰略規劃,公司是如何想到要發展機器人業務的?

郭啟寅:我們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機器人發展戰略轉型,不是湊熱鬧,也不是趕潮流。早于十年前,公司就開始在做研發,2004年公司專門成立了機器人研發部,2006年也開始與交通大學展開合作。

在機器人產品研發出來后,轉型有底氣了,GQY視訊才提出機器人的戰略轉型。到目前為止,機器人已成為了GQY視訊的主營業務,對此,公司經營范圍在10月下旬已提出變更。

為何在十年前能想到布局機器人產業?我認為,一個企業在進行研發之前,對于研發的方向是需要通過市場一線人員調研才能了解,而且這個人需要具備決策能力;彼時我作為管理層,正因為一直工作在市場一線,所以可以捕捉到市場前端的需求,從而將技術研發投入與之相匹配,這需要戰略上的預見性。現在看來,我們方向是定對了。

NBD:2010年GQY視訊登陸創業板時實際募集資金8.1億元,其中超募資金約為5.42億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募集資金余額為6.17億元。對于目前剩余的募集資金,公司計劃如何科學運用?

郭啟寅:GQY視訊登陸資本市場已四年半,募集資金、特別是超募資金還有不少節余,并不是沒有計劃和考慮。對于超募資金投入有兩個原則,一是要謹慎;二是一定用于未來的第二主業,即機器人。

從過往募投項目來看,比如生產高清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項目,由于近年來伴隨政府投資 (特別是在標志性建筑等領域的投入)的削減,使公司原有主業受到一定沖擊,未獲預期擴張。但在市場需求緊縮的情況下,公司加大了視訊行業解決方案投入,提升了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剩余6個億資金將用于適合我們研發生產和銷售相類同的機器人產業上的投資以及并購。由此,在做強專業視訊的前提下,GQY視訊還進行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明夏量產

NBD:目前,公司有兩家機器人公司,一是8月份公告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新紀元機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上海新紀元);另一家則是公司持股15.83%的上海新世紀機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上海新世紀)。請問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共性以及不同之處,是否會有協作?各自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郭啟寅:兩家公司是兩套班子,公司定位也存在差異。我們研發的機器人產業總結下來就是兩大成果:第一個成果是,上海新世紀機器人研發成功的自平衡車,已應用于天安門廣場、北京APEC會議以及西藏布達拉宮等地的移動警務平臺,這屬于代步機器人產品,目前已進行產業化,正在建半自動流水線,建完后年產能達10萬臺(民用),從而拓展到民用領域。該移動警務平臺由公司作為國內總經銷,截至今年9月,已取得全國經銷商客戶簽署的累計金額4600萬元的移動警務平臺意向性訂單。并且,未來如果上海新世紀利潤增加,會優先考慮將其注入上市公司。

第二個成果是“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填補世界醫療救助領域空白(按照市場需求,該產品已更名為 “多功能通用自平衡平臺”)。此前,GQY視訊與上海交大高峰教授團隊進行產、學、研合作,于4月份簽訂《技術開發協議》,研制特種機器人——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這一產品將由上海新紀元進行產業化。

與上海交大合作研發的這款“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其運用新型并聯機器人技術、慣性傳感器技術、自平衡控制技術,能滿足車載運輸與救護的要求,即保障醫護人員對救護車上的病員進行簡單救護,同時避免轉運途中的二次傷害。區別于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其核心技術在于:全球首創的多維減震技術,基于多自由度并聯機構的自平衡控制原理,只需一層結構即能達到多維減振的目的。

兩家機器人公司的協作在于,這款并聯機器人結構來自上海交大,平衡技術有幾項則是來自上海新世紀。我們預計,“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產品明年夏天將初步小批量產品化。

NBD:資料顯示,上海新紀元將專注于特種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銷售。按披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投資項目2015~2019年的銷售收入將達25.61億元,相應凈利潤為3.2億元。公司三季報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87億元、1526.10萬元。上述項目盈利預測是否過于樂觀?如何防范技術風險,從而保證新產品的排他性?

郭啟寅:擺在面前的是產品化及市場投放壓力,但有壓力必然有動力。“多功能通用自平衡平臺”應用領域可以不局限于野外救援、運輸中的救護,還可以使用于豪華郵輪、高檔汽車、太空望遠鏡、特殊裝備等行業。倘若加以推廣,相信上面的26個億收入不是上限。

現在做的事,產業空間很大,比如,目前中國投入使用的救護車有十幾萬輛,高危病人在運送途中都需要特殊照顧,加上部隊使用的救援車輛都有實際需求,按每臺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不超過40萬元售價估算,潛在的市場需求或上百億元。

公司當下需要做的,一是把技術研發好,二是價格市場能夠接受,三是生產能力具備。

在技術層面,我們會積極申報知識產權,同時采取股權激勵等方法防止核心技術團隊人員的流失,一直以來公司保持著不超過5%的離職率,尤其是核心人員幾乎沒有人離職;未來將保持產、學、研聯合,不斷引進新技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