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24 08:40:21
上周五,央行降息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多位研究所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資金價格敏感的券商來說,降息意味著券商未來兩三年的發展空間被打開。
從三方面帶來影響
中山證券常務副總裁劉耀中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具體從業務層面看,降息將從降低融資成本、業務創新、開拓客戶這三方面對券商產生影響。
首先是與利率密切相關的業務,如兩融、股票質押融資等“類貸款”業務。這類創新業務的定價主要受利率影響,降息有利于刺激需求增長。其次,對沖套利等雙邊的創新業務,有限的價差難以覆蓋此前的高利率成本,降息趨勢之下有利于套利等雙邊業務的發展。此外,券商還可以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進一步拓展FICC(固收、外匯、大宗商品),作為未來創新業務的重要突破方向。
“券商盈利模式逐漸由‘輕’轉‘重’,同時監管部門鼓勵券商不斷提升財務杠桿,降息將直接有利于降低證券公司的融資成本,減少利息支出負擔。”劉耀中說。
第三,在降息趨勢之下,將有更多居民資產從儲蓄中流出,券商將獲得更好的開拓證券客戶的市場環境。
短期來看,降息釋放市場流動性,有利于市場成交的活躍度、推動股債市場進一步上升,利好證券行業經紀、自營、融資融券等業務。
“央行降低貸款利率顯示監管層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決心”,劉耀中表示,長期來看,發展以證券公司融資通道為中心的直接融資、降低間接融資比重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舉措,也是金融發展的大趨勢
同時,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正式改為備案制和負面清單管理,在進入降息周期的情況下,以盤活存量資產為核心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將迎來大發展,證券行業大投行業務發展空間巨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