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13 08:00:44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昨日表示,隨著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正在進入新階段,迫切需要一部《期貨法》,從更高層面來規范、引導和保障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改革開放與創新發展。
姜洋是在由鄭州商品交易所舉辦的“期貨立法國際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現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構建了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主要制度框架,在實踐中有效推動和保障了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但仍需要一部《期貨法》。一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一些基本民事法律關系需要從法律層面作出安排;二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一步改革創新需要法律提供保障;三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需要法律支持;四是場外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五是交易者權益保護離不開法律保障。
姜洋表示,20多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成就顯著,市場規模和質量取得了巨大進步,同時場外衍生品市場也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方針政策,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產品、業務創新,不斷完善和加強市場監管,大力推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由量的提升向質的飛躍轉變。一是推進原油期貨作為國際化期貨品種上市。研究制定配套規則,為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境內期貨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推動期貨交易工具創新,推動場內股票ETF期權試點,研究開發股指期權、商品期權、匯率期貨。三是穩步推進場外衍生品創新。四是促進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五是加強對交易者特別是中小交易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六是妥善處理創新發展與風險防范的關系,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效率為目的鼓勵和引導市場創新。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在同一場合強調,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期貨市場本質上是法治市場。期貨市場只有與法治建設相結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快期貨立法進程,充分發揮法治對期貨市場和期貨業的引領、規范、保障、推動和促進作用。
據了解,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期貨立法工作非常重視,去年9月將《期貨法》列入立法規劃,去年12月全國人大財經委成立起草組,最近已經草擬出《期貨法》草案第二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