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3 01:00:1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今年以來,傳統金融機構對P2P行業表現出濃厚興趣,已有多家銀行涉足該領域,但監管層的態度未明確。
10月上旬,廣州從化柳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從化柳銀村鎮銀行)與P2P平臺融資易展開合作,為融資易推薦融資項目且為融資客戶提供擔保。10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村鎮銀行欲借道P2P破吸存困境監管態度存懸念》一文,對此項業務做了詳細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近日,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報道刊發當天,廣東銀監局即要求從化柳銀村鎮銀行報送相關材料。目前,廣東銀監局已經將相關材料報送銀監會,并暫時叫停了此項業務。
融資易CEO徐科飛表示,已經接到暫緩業務的通知,“不過監管層還未做出明確批示,目前還在研究當中。”
合作業務暫停
對與融資易合作的細節,從化柳銀村鎮銀行相關人士此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嚴格說,該行并不是為P2P平臺提供擔保,而是為自己的客戶提供擔保,即客戶在該行申請貸款,辦妥相關手續后(如抵押、擔保等),一般情況下銀行將直接放款,但在該行與P2P平臺的合作模式下,該行將給客戶出具一份融資性保函,客戶拿著這份保函,到銀行認可的平臺(如融資易)去申請貸款。
徐科飛表示,從化柳銀村鎮銀行與P2P平臺的合作并不違規,不過監管層對銀行新生業務向來較為謹慎。
根據相關規定,商業銀行可經營的業務,包括“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
“我們的合作準備了大概兩三個月,考慮了各種細節。事實上,這種合作可以降低村鎮銀行的存款獲客成本,最終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僅僅依靠銀行傳統業務,是無法滿足所有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徐科飛說,存款保險制是大勢所趨,未來將允許銀行倒閉。既然要把銀行這種業態推向市場化,那也應該給予村鎮銀行一些空間,允許其在合理合規的范圍內做些創新。
據了解,從化柳銀村鎮銀行還曾與包括壹寶貸在內的幾家平臺洽談過合作。壹寶貸執行董事陳雄輝告訴《每日經濟經新聞》記者,10月中旬就已經和從化柳銀村鎮銀行敲定協議,系統對接也準備完成,只等正式上線,不過在10月25日左右收到通知,先暫緩開展此項業務。
“通過這項業務,P2P平臺的業務得到村鎮銀行的支持,也得到增信,這種合作對村鎮銀行的意義更重大一些。”陳雄輝表示。
村鎮銀行業務結構待完善
從化柳銀村鎮銀行相關人士曾向記者透露,推出此項業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攬儲的困難,和對未來存款保險制的預期。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村鎮銀行的策略一般是 “傍大戶支持小戶”,即存款對接的是大戶,貸款對接的是小戶,因此一旦存款保險制推出,村鎮銀行可能將受到較大影響。存款保險制的原則是 “保小不保大”,村鎮行將面臨嚴重的存款流失。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徐北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村鎮銀行的業務受到很多限制,有些很重要的業務必須達到較高的要求才能展開,比如ATM機、存蓄卡。
“目前,廣東地區能夠開展儲蓄卡業務的村鎮行只有1~2家。人們已經習慣使用儲蓄卡而不是存折,僅此一項,就大大約束了村鎮銀行的居民儲蓄規模。所以村鎮銀行普遍存在的情況是,存款集中度很高,傍大戶,個人存款很少。”徐北透露,根據他以往的調研數據,一些村鎮銀行前10名存款客戶的存款占比高達90%。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小欖村鎮銀行的個人存款算是比較高的。它是靠包攬鎮上所有的公務員工資賬戶業務、水電費業務來實現的。一般民眾極少選擇到村鎮行開戶。”徐北說,“此外,農信社、郵儲銀行的業務已經滲透到村鎮一線,村鎮銀行作為后來者,接受度不高。”
記者從可靠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廣州7家村鎮銀行存款總額為39.41億元,平均每家存款規模為5.63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