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華潤元大新手上任 兩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

2014-11-12 01:02:0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基金經理大規模離職和新基金公司快速擴容,造成了基金行業人才缺口,新基金經理上任呈現“速成化”趨勢。

近日,華潤元大基金發布了一則基金經理上任公告,新任股票基金經理在任職四年交易員、兩年研究員之后迅速上崗,引發業內人士關注。

事實上,華潤元大基金經理并非孤例,隨著近年來固定收益產品擴容,在債券基金領域,基金經理證券從業年限僅在三年左右已成常態。

新任基金經理從業年限不長

近期,華潤元大基金一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頗為引人關注。11月4日,華潤元大醫療保健量化股票基金公告稱,增聘朱艷為新基金經理,與原基金經理李湘杰共同管理該基金。據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介紹,朱艷曾在2008年7月~2012年8月之間在景順長城基金擔任交易員職務,此后于2012年8月加入華潤元大參與籌備工作,并于2013年1月起從事投資管理部研究員工作。更早之前,朱艷歷任匯豐銀行大連分行私人理財經理、英孚英語培訓學校教師。

從華潤元大基金官方網站上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基金公司重用朱艷的緣由。在基金經理介紹中,華潤元大如此描述朱艷——“市場感覺敏銳,并能把對行業的理解轉換為量化策略作用于實際投資,擅長量化選股。”華潤元大基金股東方元大寶來投信成立于中國臺灣,為臺灣最大基金公司,臺灣地區ETF最大發行商,進入大陸后從事公募基金業務,亦將量化投資作為自身優勢,期望打造成新基金公司的特色,而朱艷擔任基金經理的華潤元大醫療保健基金也是一只量化產品。

與多數次新基金公司類似,華潤元大基金起步時的團隊也是依靠股東方的投研隊伍而建,相比起大股東華潤深國投深耕信托市場,二股東元大寶來投信更具公募基金管理經驗,因此,華潤元大投研核心成員基本為元大寶來投信調任。

華潤元大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兼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楊凱瑋,曾在臺灣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固定收益部科長職務;華潤元大信息傳媒科技股票基金經理張仲維,曾經擔任臺灣元大寶來投信元大寶來新興消費商機基金基金經理;醫療保健量化股票另一位基金經理李湘杰,曾在臺灣元大寶來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助理副總裁職務;投資管理部投資總監陳品橋現為公司指數團隊負責人。

華潤元大基金成立之初,總經理林冠和多次提及欲通過IT系統量化投資,打破基金經理“一拖多”疑慮,大幅降低基金經理的工作負荷,降低投資人力不穩定、頻繁流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截至目前,除了華潤元大醫療股票李湘杰、朱艷兩位基金經理之外,楊凱瑋、張仲維均同時管理兩只基金。

公募業務擴張較快

事實上,相比同期開業的基金公司而言,“70后”華潤元大基金在公募基金業務上發展較快,投研團隊擴容跟不上產品發行速度,可能也是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較短的部分原因。截至11月10日,華潤元大繼信息傳媒科技股票、醫療保健量化股票基金之外,正在發行今年以來第三只基金——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指數基金,目前旗下四只基金產品線已經涉獵貨幣、股票、混合三大領域。

其余“70后”公司中,除了前海開源、德邦基金分別已發七只、四只基金之外,中原英石、江信基金今年剛成立旗下首只基金;紅塔紅土、華宸未來基金成立以來專注于基金子公司業務,華宸未來今年以來仍無新基金問世,紅塔紅土則是在兩年零兩個月后終發公募產品。

次新基金公司中的投研團隊搭建也兩級分化嚴重,此前前往小基金公司的成熟投研人員部分選擇離去。今年9月,德邦基金分管投研的副總白仲光離職,公司僅余三名基金經理管理旗下基金,而開啟事業部改革的前海開源基金則吸引了中信證券、長盛基金、南方基金等投研人員跳槽。

今年年中,華潤元大資產規模為13.02億元,位列基金公司第69名,“70后”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的德邦基金則以9.83億元資產規模排名第79位。

行業面臨人手困境

盡管華潤元大基金經理資歷尚淺,只是小基金公司人手緊缺的一個特例,但投研隊伍從業年限短期化現象逐漸浮現。

華夏基金新上任基金經理羅遠航,2011年7月加入華夏基金后,歷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員、交易管理部交易員、現金管理部研究員等職務,證券從業年限三年,今年8月同時接管華夏理財21天債券、華夏理財30天債券、華夏保證金貨幣等三只基金。作為基金業投研團隊儲備最多的基金公司,今年以來,華夏基金共有9名基金經理離職。

不僅華夏基金,一些中型基金公司也出現基金經理“速成”的跡象。民生加銀紅利回報、民生加銀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孫偉,證券從業3年,2012年2月加入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債券、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陳曉,證券從業年限3.5年,于2010年7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擔任投資部研究助理、固定收益研究員、固定收益高級研究員。

債券基金則是“速培”基金經理集中上任的領域,新債券基金經理證券從業年限平均在3至4年之間。交銀施羅德純債基金經理孫超自中信建投證券跳槽,只有3年證券從業經驗,光大保德信王慧杰、華安基金孫麗娜情況也類似。

“這幾年固定收益產品擴容速度比權益類快,因此債券基金經理缺口更大,不過基金經理證券從業年限并不是能否勝任崗位的唯一因素,還需要看個人的努力程度、公司平臺等。”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總監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亚洲成年男人的天堂网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亚洲视频日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