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7 01:25: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自11月3日的國債期貨“新規”實施以來,市場的交易熱情顯著增高。昨日(11月6日),國債期貨持倉量超過1.6萬手,再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其中,主力合約TF1503增倉1242手,持倉量達到1.15萬手。
對此,市場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1月3日起實行的國債期貨新規,對近日市場異常活躍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市場情緒較高引起的反應。
成交、持倉齊創新高
根據新規,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最低保證金由此前的2%調整為1.5%、梯度保證金由此前的“2%~3%~5%”調整為“1.5%~2%~3%”、梯度持倉限額由此前的“1000手~500手~100手”變為 “1000手~600手~300手。”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金所此舉主要是為了增加其國債期貨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完善市場的微觀治理結構,并提高國債市場的流動性,提高機構的市場參與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債期貨的持倉量和成交量明顯增加,并連創上市以來的新高。Wind數據顯示,昨日收盤,三張國債期貨合約的持倉量合計已超過了1.6萬手,達16395手,前一交易日為1.49萬手;其中,主力合約TF1503持倉量達到1.15萬手,當日增倉1242手,而該合約已連續4個交易日單日增倉超過1000手。截至昨日,近月合約TF1412的持倉量為4429手,遠月合約TF1506的持倉量為484手。
此外,昨日收盤,三張合約的成交量合計7114手(其中主力合約TF1503成交量為5274手),盡管較前兩日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在分析人士看來,近期國內債市持續走升,國債期貨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新規”則進一步點燃了市場的參與熱情,“國債期貨上市以來,成交及持倉相對較低,隨著市場運行機制成熟,流動性提升成為必然,此次總成交量和持倉量創新歷史新高,保證金制度和漲跌停板制度的調整是主因。”
火爆行情或難持久
“日前開始實行的新規,對近日國債債期貨的火爆行情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近期市場情緒較高引起的反應。”華南某知名券商固定收益總部高級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前期債券市場漲幅較大,收益率下跌很快,這種情況本身就足夠令投資者瘋狂,再加上市場降息、降準預期升溫,于是市場上的投機買盤和套期保值的買盤都增加了。
上述券商研究員還表示,不過,接下來這種火熱的行情應該會歇一歇了。因為新的經濟數據就要發布,而在新數據發布前,市場情緒會比較謹慎,擔心會出現超預期的情況。
“畢竟,前期收益率下降地已經很快了,在沒有實質利好的情況下,僅靠市場情緒推動,持久性值得懷疑。雖然近期債市的收益率水平一直在下降,但實際上,資金面卻無明顯改善,回購利率還是比較高的。”上述券商研究員表示,當前時段,未到月底剛過月初,利率沒有達到最寬松的水平,說明資金面還是有一些顧慮。另外,最近幾周公開市場操作一直沒有變化,市場也慢慢意識到,原來所預想的放松政策短時間還看不到。
上述券商研究員還認為,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一直走強,而美元又對其他貨幣升值,這意味著人民幣對其他貨幣也是走強的,其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國內的收益率水平下行的空間不大,資金面放松的空間也不是很大,除非央行重新考慮降準、降息等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