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03 10:20:28
11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物聯)獲悉,10月鋼鐵PMI指數結束了此前兩月連降的局面,反彈至46%,較上月回升2.4個百分點,行業形勢略有改善,鋼市“銀十”表現強于“金九”。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11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物聯)獲悉,10月鋼鐵PMI指數結束了此前兩月連降的局面,反彈至46%,較上月回升2.4個百分點,行業形勢略有改善,鋼市“銀十”表現強于“金九”。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整個鋼鐵行業PMI指數自4月達到52.6%開始,已經連續六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下,行業景氣度低迷的局面依然延續。
據了解,10月份鋼鐵行業形勢好轉,得益于鋼廠檢修鋼材產量下降,需求改善尤其是出口量大幅增長,緩解了市場供應壓力。
“8、9月份國內鋼價大幅下跌,鋼鐵企業虧損面擴大,加之行業資金緊張,10月份安排檢修的鋼廠明顯增加。”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表示。
另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產176.29萬噸,旬環比降2.25%,日產降至180萬噸以下水平,重點鋼廠的減產效果開始顯現。
在市場需求方面,10月,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在連續兩個月回落之后,大幅反彈9.4個百分點至47.4%,該指數的變化情況顯示當前市場需求趨于回升。西本新干線的監測數據顯示,農歷9月(9月24日~10月23日)銷量環比增長3.85%,同比下降11.98%。
此外,鋼材出口量大幅增加緩解了國內市場供應壓力。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出口鋼材852萬噸,環比增加76萬噸,同比增長73.2%,再創歷史新高,1~9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535萬噸,同比增長39.3%,該數量已超去年全年6234萬噸的總量。10月,鋼材出口占產量比重則繼續上升0.7個百分點至8.9%,該比值是創2008年11月份以來近6年的新高。
“鋼材出口猛增,與今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有較大關系,最終以價格換取了市場出口量。”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張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今年9月出口均價是739美元/噸,而2003年的均價就達到856美元/噸,今年鋼材出口價格大多數月份降到700多美元/噸,差不多回到了金融危機后2009年第4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水平。”張琳說。
在政資源緊張、終端補庫等眾多因素共同提振下,10月成為今年以來鋼價上漲幅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月份。截至10月31日,西本指數收在305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130元/噸,月環比漲幅為4.45%。
對于后續走勢,西本新干線邱躍成表示,11月份天氣漸冷,北方施工減弱進入消費淡季,且當地企業冬儲意愿不強,季節性淡季將進一步制約行業需求基本面改善。“一旦后期環保治理力度有所松動,國內粗鋼產量存在著較大的回升可能。”
中物聯則表示,行業供強需弱格局或將在后期加劇,這將成為制約鋼價的最大阻礙,預計11月中下旬以后國內鋼價或將重歸弱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