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 01:25:28
每經記者歷時數周,對保險業重大投資進行全面摸底。看看保險公司的錢都投到哪里去了?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從頻頻舉牌上市公司,到大手筆進行海外投資……近年來,伴隨投資渠道的拓寬,險資在投資方面的一系列大動作不時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而巨額投資的背后,如何防范投資風險也日漸成為擺在監管層和投資者面前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歷時數周,對保險業重大投資進行了全面摸底。繼上周詳細剖析險資在保險子公司方面的投資狀況后,本周梳理了多達200多宗的險資關聯交易,看看保險公司的錢都投到哪里去了?
巧合的是,9月29日以來,監管部門關于險資資金運用的政策多達4個,涉及信托、優先股、非保險子公司投資和關聯交易等方面。險資管理新政的密集出臺,會對資金運用余額已達8.58萬億元的險資帶來何種影響?值得關注。
繼監管層對險資投資信托以及非保險子公司出臺相關規范措施之后,巨額的關聯交易正成為下一步保險監管部門規范的重點。
10月22日,為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關聯交易行為,有效防范經營風險,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人關注的是,征求意見稿中,監管層首次對險資關聯交易的投資比例上限進行明示,即“保險公司對關聯方的全部投資余額,合計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并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季末凈資產。”對于那些依靠高現金價值迅速做大規模的中小險企來說,還有一個壞消息,因為征求意見同時指出,“在計算人身保險公司總資產時,其高現金價值產品對應的資產按50%折算。”這意味著,如果一家保險公司高現金價值產品賣得多,其對應資產部分,在認定時需要打5折計算,由此可以進行關聯交易的金額也需要相應減少。
對于保險公司的關聯交易問題,保監會曾于今年5月份下發了《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準則第1號:關聯交易》,要求險企對關聯交易的關鍵指標進行披露。近期,各家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正在陸續浮出水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在中保協網站披露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產壽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金運用情況發現,截至10月22日,已有37家保險公司(含集團)披露關聯交易事項合計229個 (不含銀行存款),涉及保險資金逾1400億元。險資運用關聯交易的主要領域呈現出債權計劃投資、集合信托計劃為主,輔以股權投資、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向旗下子公司增資的特點。
總量:37家公司已披露1400億元/
對于保監會10月22日發布的“對關聯交易征求意見”,保險業界并不意外。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中國保監會即下發《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準則第1號:關聯交易》,要求各保險公司在自家網站和中國保險業協會官網披露關聯交易信息。此后,中國保險業協會官網成為險企關聯交易的集中披露窗口。
據了解,中保協保險資金運用信息披露平臺于9月16日正式上線,此后,險企關聯交易集中披露序幕正式拉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截至本周三 (10月22日),包括集團、再保險、產壽、資產管理等在內的超過150家保險企業中,披露關聯交易信息的大約有37家,占比四分之一,從時間上看,這些關聯交易發生的時間跨度從2011年直到最近,從關聯交易涉及的數量和金額看,上述保險機構共披露關聯交易229個 (不含銀行存款),涉及保險資金逾1400億元。
事實上,從目前已披露的情況看,險資關聯金額占比并不大。中國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保險總資產已達到9.48萬億元,已披露出的數據僅占保險總資產的1.5%。不過,由于目前還有多達近四分之三的保險公司未披露相關關聯交易數據(也可能確實沒有),其中包括數家大型保險集團,因此未來該數據相信會繼續攀升。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披露關聯交易金額最多的是新華保險,涉及資金305億元,主要包含2013年認購的由新華資產發行管理的資產支持計劃200億元和 “中石油西一、二線西部管道項目股權投資計劃”受益份額85億元;披露關聯交易次數最多的則是太保壽險,披露關聯交易數目多達93個,包括今年5月至今由太保資產發行3個債權投資計劃和1個資產支持計劃,其余89個全部為太保資產發行的保險理財產品(包括認購和贖回),涉及資金運用超百億。不過,以太保壽險2013年5898億元的總資產計算,占比僅1.7%。
特點:債權計劃、基礎設施為險資最愛/
在已披露的229個關聯交易中,交易信息可謂五花八門,既有幾十萬元的委托股票投資,也有上百億元的資產管理計劃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上述險資運用情況發現,除了與關聯方的存款協議,險資在“其他投資”的多領域投資是關聯交易發生的高頻地帶,且呈現出債權計劃投資、集合信托計劃為主,輔以股權投資、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向旗下子公司增資的特點。2014年以來,10億元以上的大額關聯交易投向“其他投資”的數目多達26個,其中債權投資計劃7個,集合信托計劃5個,涉及險資運用逾600億元。
一位券商保險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他投資是最近兩年險資發力的領域,主要包括基礎設施等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理財產品投資等非標資產。正是由于險資不斷加碼相對高收益的非標資產,推升2013年保險全行業投資收益率至5.04%,創下四年來最高水平。
仰賴集團資源優勢,通過集團母公司旗下關聯公司發起、設立債權投資計劃享有先天優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人保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等多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披露了今年三季度密集認購集團旗下關聯公司發行的各類債權投資計劃。
其中,不動產債權計劃占據絕對數額。今年5月19日~8月20日,平安人壽已認購平安資產發行的5個債權投資計劃逾56億元,其中不動產投資計劃占3個。中國太保披露的今年認購的太保資產發起的債權投資計劃數目有3個,累計認購金額25億元,其中不動產債權計劃有2個。
除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今年以來保險公司投資的交通類債權投資計劃也占比相對較大,且單筆金額與不動產債權不相上下。中國太平旗下的太平壽險今年認購3個太平資產發起設立的債權計劃,包括1個不動產債權、2個交通類基礎設施債權,共計31億元。
人保集團對交通類債權投資計劃頗為青睞,今年人保旗下的人保財險于今年7月認購人保資本設立的 “人保-廣東高速公路項目債權投資計劃”,擬募集的額度為150億元,期限12年,公司認購金額60億元。人保健康今年認購的2個交通類債權投資計劃分別由人保資產和人保資本兩個關聯方發起設立。人保壽險于今年3月認購由人保控股發起設立的 “人保-金融街控股天津和平中心商業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1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2013年間,人保壽險還通過人保資產、人保資本發起設立13個債權投資計劃,主要集中在交通行業,涉及8個項目,此外還包括4個能源和1個不動產項目,累計認購金額超過百億。
方正證券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成型的債權投資計劃快速增長趨勢延續的基礎上,隨著“新國十條”對設立專業資管機構、私募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放行,預計非標投資的品類或將持續豐富,總體規模仍將持續增大。
風險:多家公司被點名存在潛在風險/
在10月14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投資信托產品風險有關情況的通報》中,特別提及了險資信托投資時關聯交易存在的風險,多家公司因此遭到“點名”。
保監會表示,檢查發現,部分公司關聯交易存在一定潛在風險:一是關聯交易金額占其信托投資比例較高,如幸福人壽、建信人壽、合眾人壽、利安人壽,占比分別達到94%、78%、64%、60%;二是保險機構與融資人為同一控股股東控制的關聯方,部分機構還與信托公司、信用增級方等主體具有關聯關系,保險機構通過投資信托產品給融資人借款,用于融資人房地產投資、滿足流動性需求、受讓融資人持有的債權等用途,如合眾資產、利安人壽、中華聯合財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中華聯合財險披露的險資運用關聯交易情況發現,該公司2013年年底以來認購了7個集合信托計劃,包括平安信托、華潤信托、華寶信托擔任受托人的3個產品和中融信托、英大信托的各2個產品,項目融資方均與母公司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東方資產”聯系緊密,共投入保險資金逾45億元。
以最近的一筆“英大信托-金惠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為例,該信托計劃募集資金用于受讓金元惠理共贏1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委托貸款債權60%的優先級收益權。上述資管計劃由上海金元百利設立,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天津辦事處認購全部份額,并已于2014年3月7日向富力地產下屬的 “百合灣”和“團泊綠島”分別發放委托貸款共計人民幣22億元。有意思的是,由關聯方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天津辦事處作為資管計劃的委托人,將該筆資管計劃打包成信托產品;第二層信托計劃委托人邦信置業,作為東方資產全資成員企業,也作為中華聯合財險的關聯方,與中華聯合財險共同認購該筆委托貸款債權60%的優先級收益權,其中,由保險公司認購13億元,邦信置業認購剩余0.2億元。
此外,“英大信托-東富1號債權收益權”和中融信托的兩款產品、“華潤信托·泰禾城市廣場項目”同樣是間接流向關聯方房地產融資。此類信托均采用兩層嵌套的形式,以關聯方委托持有的資產管理計劃的債權受益權,打包成信托產品由保險公司認購,其中多個信托計劃的管理方還由關聯方擔當。
2013年底和今年3月,中華聯合財險兩次認購“平安財富-匯利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接近10億元,資金最終用于收購“東方創投”和“東興投資”的優質存量債權資產,上述兩家公司均為東方資產旗下子公司的控股公司。事實上,作為融資主體的東方創投和其母公司東方國際還為該信托計劃提供了增信。
在保監會提到的上述三家公司中,除中華聯合財險,利安人壽也有通過集合信托計劃向關聯方發放信托貸款,用于補充主營業務流動資金,合眾資產未做此類信息的披露。
案例:珠江人壽披露關聯交易達60億元/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披露關聯交易金額最多的是新華保險,涉及資金305億元,不過,相對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6120億元的總資產來說,占比并不大。
相比而言,一些中小保險公司的關聯交易情況更值得關注,比較典型是珠江人壽。珠江人壽披露了11項關聯交易,合計涉及資金60.3億元;投資的項目主要為商業地產、以及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從關聯交易發生的時間看,有10項發生在2014年,其中9月30日當天即發生3筆關聯交易,并且這三筆交易均與北京豐臺區的“分鐘寺”項目有關。
以保監會10月22日發布的 《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 “保險公司對關聯方的全部投資余額,合計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并不得超過保險公司上季末凈資產”的相關規定,如果未來得以實施,珠江人壽的關聯交易或存在較大調整壓力。
資料顯示,珠江人壽最初注冊資本6億元,今年7月15日,保監會批準珠江人壽增資,注冊資本變更為13.5億元。雖然開業時間還不到兩年,但珠江人壽已展示出“黑馬”本色。據其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珠江人壽實現規模保費41.5億元,同比增長913.6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珠江人壽年報發現,2013年末珠江人壽總資產為20.8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9775億元。按其官網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珠江人壽實現規模保費41.5億元。以此計算,截至今年上半年,粗略估計珠江人壽的總資產在60億元左右。即便算上7月份的增資,與珠江人壽的總資產和凈資產相比,60多億元的關聯交易金額仍然龐大,未來或面臨較大調整壓力。
記者留意到,雖然上述征求意見稿目前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但提出“對關聯交易超過規定比例的,應于2015年6月30日前達到本通知相關要求。”
險資運用新政密集出臺
9月29日
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問題解答第24號:信托計劃》,進一步規范了保險公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行為,完善了相關償付能力認可標準。10月14日,中國保監會又發布了《關于保險公司投資信托產品風險有關情況的通報》,首次披露,截至2014年2季度末,78家保險公司(集團)共投資信托計劃739筆,累計投資余額2805億元。對于險資投資信托風險問題,保監會在通報中表態,由于險資投資信托在保險資金中占比較小且主要投資于AAA級產品,“風險基本可控,但是仍存一些較為突出的風險。”
10月11日
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所屬非保險子公司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指出將采取間接監管模式,全面監測保險公司所屬非保險子公司的風險。
10月17日
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保險資金投資的優先股,應當具有A級或者相當于A級的長期信用等級,并逐步建立企業和行業內部的優先股信用評估機制。
10月22日
為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關聯交易行為,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