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0-19 17:06:21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看來,金融業前些年追求高回報率,主要投向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曾經大大地促進金融業的發展,但如今,隨著市場走向成熟,使金融業在這些領域再難發橫財,找到擴張的機會。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看來,金融業前些年追求高回報率,主要投向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曾經大大地促進金融業的發展,但如今,隨著市場走向成熟,使金融業在這些領域再難發橫財,找到擴張的機會。
在10月18日晚的第五屆中國西部金融論壇產業與金融圓桌論壇上,丁一凡談了他對金融業發展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過往,國內經濟增長非常快,尤其是房地產,“造成需求也特別大,就可以為一些囤積原材料提供機會,像一些期貨投資,也是豐厚的收益的經濟投資。但是,特別這些快的高回報,迅速擴張的過程,我認為差不多快結束了。”丁一凡說。
如今,由于這些市場正走向飽和,走向所謂成熟,使金融業在這些領域繼續再難發橫財,找到繼續擴張的機會。
“現在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是金融業如何繼續健康發展,也我們的實體經濟仍然提供堅強的支持。但實際上,很多聲音都指出,真正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很難得到金融的支持。”丁一凡說,要保證金融業在未來繼續發展,應該注意經濟的兩端,頂端和底端,“這兩端恰恰是我們金融業擴張的時候忽視的地方。只有頂端和底端經濟有足夠的經濟的發展支持,你才可能有所支持。”
金融業在未來繼續發展,應注意的是經濟兩端:頂端和底端,這恰是我們金融業擴張往往忽視的地方。兩端指,一是為低端的個體創業者、以及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二是為高端的技術發展提供支持。
“一定要考慮高端的,為高端的技術提供支持。有研究發現,全世界所有創新型的企業都是小微企業起家,都是那么一兩個技術人員,想把它商業化,他們沒有什么抵押,唯一的就是一個技術。”丁一凡指出。
實際上,一些國內外的大型高科技企業,如微軟等,起家也是如此,乃至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等等,再比如“我們當年的新浪,搜狐,如果不是有美國人的風險投資,在中國的金融環境里,可能很難誕生,就沒有這么成功的金融企業,技術企業。”他指出,所以對金融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為高端的科技創新等找到融資手段,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丁一凡最后建議,對頂層、末端的金融融資,政府一定要給一些導向,讓金融企業愿意去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