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0-15 08:55:30
央行延續9月來的政策基調,繼續“加碼”定向寬松。昨日公開市場上,14天正回購中標利率降至3.40%,較前次調整下行了10個基點,為年內第三次下調。
未來更多政策可期
回顧近期,雖然全面降息、降準等不見蹤影,而是央行不斷通過一系列“小招”釋放寬松信號。
9月下旬,繼正回購利率下行20個基點后,又傳來5000億常備借貸便利投放(SLF)的消息,30日又發布房貸新政,昨日,公開市場再度下調正回購利率,印證了市場對貨幣政策定向寬松的預期。
“正回購利率下調,至少反映了一些政策信號。”管清友說,這表明中央對經濟有底線,央行不會對經濟下行作壁上觀。他說,雖然8月工業增加值意外滑落,預計三季度GDP可能只有7.2%或7.3%左右,已接近或觸碰底線。但中央對經濟仍然是有底的,不會采取劇烈“出清”的方式去產能和去杠桿化。
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10月10-12日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系列會議時講話指出,預計全年GDP增速在7.5%左右。盡管房地產市場調整、環境污染治理和制造業增速放緩短期內對經濟增速產生一定影響,但隨著城鎮化推進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國經濟中長期將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增長,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市場人士稱,這種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表現在未來更多壓低利率政策可期待。
劉東亮告訴記者,目前經濟仍處在下行通道中,地產新政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預計明年才能體現出來,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這個大方向之下,未來更多壓低利率的政策是可以期待。“當然,這種零敲碎打式的降息,正在消耗全面降息的空間,年內基準利率不動的概率也愈來愈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