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2 00:50: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融資租賃的觸角開始伸入文化產業。
昨日(9月1日),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文資辦)發起成立了國內第一家文化融資租賃公司——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首期注冊資本11.2億元,今年下半年將增資至18億元左右。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著眼于盤活首都豐富的文化資源,撬動大量金融資本為文化企業融資。目前,該公司已與建行北京分行等9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9家銀行共向其授信200億元。
下半年將增資至18億左右/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市場主要集中在飛機、輪船、機械設備等大型固定資產業務上,尚未有一家融資租賃公司嘗試文化融資租賃業務,主因是文化產業多為“輕資產”,導致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文化資產特別是文化無形資產難以盤活利用。
北京文資辦主任周茂非介紹,文化產業正處于發展黃金時代,民間資本看中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紛紛進入掘金。北京文資辦聯合中國恒天集團、聯合出版集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虛苑公司、中融鼎立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的文化融資租賃公司,首期注冊資本11.2億元。在首輪募資尚未結束時,已有多家民營企業及海外資本提出參與文化融資租賃公司第二輪增資擴股。今年下半年公司將增資至18億元左右,目前增資資金已落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成立儀式上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已與建行北京分行、工行北京分行等9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北京銀行為其授信50億元,寧波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分別授信20億元,9家銀行共授信額度200億元。
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董事長藍陶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市場融資租賃公司從銀行融資一般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0%~30%,而他們租賃公司與銀行有協議,一部分利率為基準利率,四大行最多上浮5%,“所以,我們租賃公司融資成本比別的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成本要低。一方面,國家層面對文化企業有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對銀行自身來說也可以提高其業績”。
采取“直租”“售后回租”兩種模式/
記者在成立儀式現場了解到,該文化融資租賃公司主要通過 “直租”和“售后回租”兩種方式,在全國率先開展文化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業務,“直租”即直接購買文化企業所需生產資料,租給文化企業,收取企業租金;“售后回租”即由文化企業購買所需生產資料后,由租賃公司購買再回租給文化企業,收取企業租金。
據相關人員介紹,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已經與四達時代集團開展了合作,就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四達時代集團購買歐洲足球賽事轉播權后,以轉播權為標的物,通過出售給北京文化融資租賃公司,租賃公司再將轉播權回租給四達時代集團,四達時代集團支付租金。
藍陶勇稱,企業通過與融資租賃公司發生業務,會有財政性資金補助貼息,相當于租金補助,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文化企業的融資成本。
“公司首先嘗試員工持股、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并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完全市場化選聘人才。未來,公司有能力在服務文化產業的同時,也會為高端裝備制造業、高科技與互聯網產業、環保產業、醫療等其他產業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公司力求經過3~5年時間,發展成為資產規模達到300億~50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文化科技融資租賃龍頭企業。”藍陶勇說。
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地區4萬余家文化企業,約70%的文化企業存在和四達時代集團的類似情況,這些文化企業發展處于關鍵期,只有劇本、視頻、賽事轉播、游戲開發等版權類無形資產,缺少土地、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制約其發展壯大。
建立評估體系尤為重要/
融資租賃的進入,無疑將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但其風控的把握,也引發關注。那么對于輕資產型的文化企業,融資租賃公司又該如何把控風險呢?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文資辦將建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科學評估、認定、確權機制,即將成立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和第三方文化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政府主導開展文化無形資產評估確權工作,為破解文化無形資產融資難創造前提條件。
同時,全國建立文化無形資產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北京市財政局和市文資辦設立首期總額1.5億元規模的“文化統貸平臺”風險補償金,統貸平臺是推動銀行、融資租賃、擔保等機構為我市文化企業融資提供服務的平臺。風險補償金用于統貸平臺上機構與文化企業開展業務發生違約時的部分補償。此外,還利用該市文資辦已成立的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文化基金、文化擔保、文化小貸、文化創新工場等文化金融實體,打出對文化企業融資服務的“組合拳”。
周茂非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金融租賃涉足無形資產,建立評估體系非常重要。同時,要有一個專業的風控團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