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4-08-28 09:23:15
有研究統計,2013年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是企業退休職工的1.8倍,機關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水平是企業退休職工的2.1倍。
微評
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就沒有實行并軌的可能;不打破利益固化的制度,就不可能實現社會公平。
養老保險“雙軌制”是最突出的“硬骨頭”,必須拿出直面難題的勇氣和全面詳盡的破解方案,再也不能回避。
是否延遲退休年齡和如何進行改革都要順應民意,反映民聲,維護民利。
養老問題,沒有遠慮,必有近憂。讓老年人老有所依,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政府的責任。
二養老保險制度往哪兒改
綜觀國際社保發展史,各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都在不斷變革中求完善。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不同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其中比較成功的,無一不是植根于本國經濟、社會基礎和文化傳統之上的。中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到底如何“走起”?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注重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摒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做法。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就是要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在中央政府強力推動下,以解決民眾關注的迫切問題為突破口,盡快構建起更加完整、更加嚴密的養老保險體系。
實現“全覆蓋”,讓全體人民進入養老“安全網”。把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作為優先目標,通過法律強制和利益引導相結合,完善政策和工作推動相結合,把更多的人納入制度安排,體現“人人有份”的原則。要通過努力,使全國參加養老保險總人數,從2013年的8.2億增加到2020年的10.5億,覆蓋率達95%以上。
解決“雙軌制”,讓大家在“一口灶”里吃飯。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多條腿走路”,至少有4種養老待遇制度,分別是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有的人把它稱為“多重雙軌制”或者“多軌制”。下一步,就是要加快不同制度的并軌步伐,更加體現制度上的公平性原則。目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已經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并軌方案也將在2014年年內出臺。
逐步上水平,讓基本養老金“水漲船高”。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富的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實力增強了,就能拿出更多的錢來補貼基礎養老金,讓人們更多地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建立保障水平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物價變動等因素,實現養老金的合理穩定增長。
強化多層次,形成“重擔大家挑”的局面。一個國家的養老保險體系,只有國家、企業、個人多方參與,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在我國的養老體系中,國家和企業承擔了大部分,其他力量沒能充分發揮出來。下一步要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同時,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養老保險,鼓勵個人建立儲蓄性養老保險,加快形成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總的看,養老保險制度統一是改革的方向,但在養老金待遇上不宜完全拉平,搞簡單的“一刀切”,從而產生新的不公。應按照體現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的原則,建立符合各類職業、各個群體特點的制度安排,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機會和權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