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基金子公司連曝兌付危機 萬億資產待風控“補課”

2014-08-20 01:11:0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基金子公司的風險開始點狀暴露,上周連續有多家基金子公司項目曝出問題,并直接導致產品違約,付息逾期。今年以來,已經有4家基金子公司產品曝出問題,2只產品出現付息逾期的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基金子公司運作一年半時間后,管理規模一路狂奔至萬億元以上,然而其背后自主管理能力薄弱以及風控缺失的矛盾越來越凸顯。據悉,基金子公司業內正在籌備獨立的行業協會,未來會加強信息共享和行業自律、規范。

子公司產品連續出現違約/

8月11日,“華宸未來-湖南信托志高集團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向投資人發布第三次臨時公告,稱“現因融資人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并正在進行資產重組,未能在付息日支付第一年利息,從而相應的信托計劃未能進行收益分配。鑒于目前項目的實質性風險狀況,已經觸發信托貸款提前到期的條件。”

該資管計劃一期于2013年7月16日成立,二期于2013年7月31日成立,規模為3億元,今年7月已經到了付息日,兩期計劃的第一年年度利息分別為1458萬元和1840萬元。

兩期華宸未來資管計劃均通過安徽國元信托所設立的單一資金信托計劃,定向投資于湖南信托發起設立的 “淮南志高動漫文化產業園項目貸款單一資金信托”,向融資人淮南志高動漫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南志高)發放信托貸款。由于淮南志高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被行政處罰,志高歡樂園項目早在去年12月就已經停工。

目前,該項目涉及的華宸未來資產、湖南信托、國元信托三家機構為擔責問題相互推諉,而由于華宸未來資產負責產品銷售,因此也面臨更多投資者方面的壓力。

就在此后一天,金元惠理子公司 “金元百利”和萬家基金子公司“萬家共贏”曝出發行的資管產品被卷入一家地產私募基金和開發商借新還舊、滾動融資所做的“局”。

被同一人控制的兩家地產基金“吾思基金”和“景泰基金”,先后與金元百利和萬家共贏合作開發了資產管理計劃。今年6月,萬家共贏發現,資產計劃的資金沒有按照約定用途,而是劃到了與金元百利一只資管產品相關聯的賬戶,涉及資金5.9億元,目前已被凍結。

兩家基金子公司因為5.9億元資金的歸屬而大打“口水仗”。金元百利發行的 “金元惠理吾思基金城中村及棚戶區改造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第1期本應于今年8月12日首次付息,約800多萬元。但由于該項目本身沒有現金流,補充還款來源的公司在出事后資金也被查封,因此該產品首次付息將會逾期。

加上今年5月財通基金子公司財通資產旗下的“光耀揚州·全球候鳥度假地資管計劃”兌付危機,今年已有4起基金子公司資管產品 “遇險”的案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還有一些基金子公司產品也曾出現局部風險暴露,例如融資方出現資金緊張,工人發不上工資、項目停工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產品大多指向房地產開發融資性產品。

基金子公司業務的膨脹期是始于2013年下半年,目前產品開始陸續進入兌付或付息期高峰。“有一大半是房地產信托或實際用途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項目,跟信托公司是一樣的。”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管理規模為注冊資本四百多倍/

此次金元惠理子公司的產品曝出問題后,其總經理吳自力坦承,“我們這次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打官司可能都要花幾千萬。”

基金子公司資本金少,而撬動的資產巨大,因此一旦出現一單問題產品,對于基金子公司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風險。前一年賺到的幾千萬收益也可能因此付諸東流。

從2012年11月首家基金子公司設立至今,一年半的時間,子公司產品狂飆突進至萬億規模。

2013年6月30日,證監會核準設立的基金子公司還只有38家,管理規模約1500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67家基金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其中60家子公司開展了專項資管業務,管理賬戶4186個,管理資產1.38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67家基金子公司平均注冊資本為4820萬元,總注冊資本為32.3億元。基金子公司全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是公司注冊資本的四百多倍。

在這上萬億的管理資產中,有一大半是通道類產品。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部分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占比達到60%、70%,而一些銀行系子公司通道產品的比例更高,“幾乎全是通道。”

此前,通道業務被認為有銀行兜底,風險較低,同時能迅速做大規模。然而近期暴露風險的三家基金子公司產品均為通道或類通道產品,基金子公司被牽涉其中難以撇清責任。

“我們公司總經理一直對通道業務非常謹慎,這讓下面業務人員都很困惑。”上海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領導專門就此事發了內部郵件進行說明,簡而言之就是不值得為收益不高的產品搭上母公司的聲譽。”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發布的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中總結,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風險包括幾個方面:第一,條款設計不當導致在通道業務中承擔超出通道應負責任的風險;第二,涉訴及聲譽風險;第三,未充分盡職調查的風險;第四,資金收付、文本簽署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今年5月4日,證監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子公司不得通過 ‘一對多’專戶開展通道業務”、“子公司開展通道業務的,應當以合同形式明確風險承擔主體和通道功能主體,明確各方權利義務;應當建立合作方遴選機制,明確遴選標準和程序,對合作方的資質、信用狀況、管理能力、風控水平等進行盡職調查,審慎選擇合作方;子公司應當建立防范利益沖突機制,有效防范專戶產品與合作方及其管理的其他產品之間發生利益輸送,防止專戶產品發生內幕交易、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吾思基金這個項目放到今天不可能作為通道業務在公司通過。”金元百利總經理吳自力表示,“目前我們通道業務都按規定必須是‘一對一’,同時只對接金融機構。”

業內正籌備行業協會/

基金子公司風控薄弱一直為業績所詬病,有業內人士稱,一些銀行、信托公司風控通不過的產品就會轉手給基金子公司。

有消息稱,此次出問題的萬家和金元惠理基金子公司這兩款產品的代銷原本都由中行負責,后來因為風險問題在中行項目審批中沒有通過。但該說法未能得到中行方面證實。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吾思基金在與萬家共贏合作之前在今年年初曾找過信托公司和上海某國企談合作,最終未能成行。

“按理說每個項目都應該派遣投后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管,但很多公司人手跟不上,這方面很缺失。而且如果是通道業務的話,就會直接委托投資顧問進行監督了。”基金業內人士表示。

在吾思基金事件中,按道理吾思基金作為第三方機構,應該對融資方進行監控,實際上卻成為開發商融資失控的推手。監管缺失使得事件發生之初,基金子公司對實際情況一頭霧水。

“我們今年一方面在增加法務方面的人手,另一方面在對前期的業務做重新梳理。”某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此前基金子公司在風控問題上確實缺失嚴重,很多文件都不規范,現在正在逐漸“補課”。

此外,有業內人士告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業內正在籌備獨立的行業協會,未來會加強信息共享,同時有助于行業自律和規范。

盡管監管機構對基金子公司約束開始提升,基金子公司對風險容忍度也有所上升,但今年2季度基金子公司發展步伐卻仍未減緩。基金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6月末,基金公司非公開募集資金規模為1.51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長25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麻豆 |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