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8-15 09:36:53
8月14日,央行開展了300億元的14天期正回購操作。據統計,本周公開市場有640億元正回購到期,并無逆回購和央票到期。至此,本周公開市場共實現資金凈投放140億元,此前已連續兩周實現凈回籠。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8月14日,央行開展了300億元的14天期正回購操作。據統計,本周公開市場有640億元正回購到期,并無逆回購和央票到期。至此,本周公開市場共實現資金凈投放140億元,此前已連續兩周實現凈回籠。
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當前總量寬松的環境下,不必過多地解讀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到底是凈回籠還是凈投放,而應更多關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所透露出的貨幣政策管理傾向,以及非公開工具運用的可能性。”
陳龍進一步解釋,事實上,在央行連續兩周凈回籠之后,市場并沒有表現出過分的緊張和擔憂。央行是有意在維持公開市場資金面相對平衡的前提下,通過非公開的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促成融資成本有效下降。
同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8月14日短期資金利率均處于近期較低水平,其中隔夜Shibor已連續14個交易日下跌;7天期Shibor則實現了連續10個交易日的下跌。
“8月15日面臨存款準備金補繳的時間窗口。此次補繳的參照基點是8月10日。從存款變動規律來看,月初的存款規模一般都會有所有下降。”陳龍表示,但由于接下來金融機構要面臨9月底的三季末存款時點考核,以及四季度年終存款考核,預計各家商業銀行“拉存款”的促銷方案可能已經出臺。這意味著,本次存款下滑的幅度也將有限。
央行8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大幅收縮至2731億元,環比下降86%;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3852億元,同比減少3145億元,環比下降64%。
對此,央行當日表示,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份“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同時,因為在“三期疊加”、經濟運行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有效貸款需求沒有過去那么旺盛。此外,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信貸資產質量管控壓力有所加大,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特別是對一些信用風險集中暴露的地區和領域的貸款投放更為謹慎。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則認為,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出現回落,雖然有半年末后回落的合理性,但如此巨大的降幅無法完全用季節性規律進行解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前期定向刺激的手段效果不明顯,持續時間短,并未發揮預期作用。
陳龍表示,目前全面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未來一段時間,還是會以采用定向的常態化工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