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01:48:57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吳澤鵬 發自廣州
每經實習記者 吳澤鵬 發自廣州
因公交WiFi知識產權問題,巴士在線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士在線)和華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視傳媒),不久前陷入了專利侵權糾紛,如今再起紛爭。
7月29日下午,巴士在線對外宣稱,華視傳媒侵犯其公交WiFi知識產權,已經起訴對方,并且已獲得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立案。
8月6日,華視傳媒在其官網發表聲明稱,使用的車載WiFi設備不存在任何侵犯巴士在線發明專利的情形,公司已按法律程序做好應訴的準備工作。
該聲明還透露,華視傳媒在5月初已收到了應訴通知書。根據訴狀,巴士在線訴稱華視傳媒安裝在北京公交車上的WiFi設備產品侵犯了其專利號為ZL200510031153.3的發明專利,要求華視傳媒停止制造、使用該產品,并承擔巴士在線因制止侵權而產生的公證費1萬元。
就在華視傳媒發布聲明的第二天,8月7日,巴士在線在其官網及新浪官方微博上發布文章,“三問”華視傳媒。
巴士在線首先對華視傳媒久久沒有公布遭到起訴信息表示疑問,質問“至8月6日才正式披露,是不是多年訴訟面對投資者有點壓力山大?”
其次,巴士在線質疑華視傳媒僅是代理了各城市移動電視廣告,與后者宣稱的“擁有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公交地鐵全覆蓋的戶外數字移動電視媒體運營聯播網”及“覆蓋全國的移動電視網絡基礎上打造覆蓋全國的公共交通超級WiFi”不符,“代理了各城市移動電視廣告怎么就變成擁有移動電視網絡,豈不是代理了CCTV廣告就可以說擁有了CCTV?”
巴士在線還質疑華視傳媒 “強調與中國聯通戰略合作、華為公司戰略合作獨家授權,解決網絡安全”的宣傳口號,認為擁有商務上的戰略合作并不一定代表擁有網絡安全管理,并不一定能夠擁有網絡安全運營牌照。
對此“三問”,8月11日,華視傳媒法務總監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華視傳媒還在等待法院的審理,“沒有什么回應。”
至于巴士在線質疑的華視傳媒久久沒有披露被侵權信息,是不是多年訴訟面對投資者有點壓力山大,李磊則表示,因為巴士在線要求華視傳媒承擔的只是1萬元的公證費,還達不到披露的標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巴士在線,但對方表示,相關負責人正在開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