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04 10:22:04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開發商海外融資成本上升。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房企海外融資合計為56.6億美元,從融資成本看,大部分企業的美元優先票據等成本都已經上漲到7%以上,加上最近美元強勢,房地產企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前兩年,海外融資成本比國內低,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目前海外融資成本在逐漸提高。
在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看來,國內目前融資,并不是成本的問題,而是能否融到資金。國外的投資者也會根據現在的市場情況,對融資成本做出相應的調整,他們對國內房地產的市場預期也有判斷,這會體現在融資成本上。
歐陽捷告訴記者,美聯儲減少印鈔,使房企海外融資成本升高。其次,對于不同的企業,融資成本也不同,對于資金偏弱的企業,利率可能會高一些。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受美國加速退出QE和人民幣貶值的雙重疊加影響,以及近期國內多個城市樓市涌現降價潮,導致房企海外融資難度有所加大,這導致企業的資金成本負擔上漲,房企的資金之門又有一扇處于逐漸關閉狀態,對市場的影響非常不樂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房企融資受阻和銷售遇冷,對于整個資金狀況的威脅是很大的。下半年若要不至于陷入財力窘境,關鍵就是要在土地獲取上精打細算,即降低拿地數量和拿地價格。
今年土地市場,一改2013年“地王頻現”的火爆場面。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提供的土地市場報告顯示,7月,1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環比下降29.6%,同比下降29.8%。同時,這1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2868元/平方米,環比增加26.8%,同比下降14%,自2013年1月份以來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
7月29日,作為房企必爭之地的北京,時隔3年后再現兩宗住宅用地流拍。據大智慧報道,7月14日,上海有四宗土地因在提交競買保證最后期限時,僅一家競買人申請競買而致使拍賣延期;同一天,上海浦東周浦基地兩宗商業用地也因無人競買而流拍。(本報實習生張猛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