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23 20:46:16
電商網絡理財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值均出現在年初,而近期則不斷刷新最低收益率,高收益神話正在被打破。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進入2014年,各類"寶寶"可與銀行活期存款媲美的'T+0'實時贖回功能,在資金規模增大、流動性加強下,墊資壓力劇增,余額寶、理財通等紛紛收緊大額資金贖回機制,這一優勢已不再明顯。同時,"寶寶"收益亦大有破4之勢。
今日(7月23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各電商網絡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一月份6.5%~7.5%的收益區間跌至七月4%~5%的區間范圍;其中:
近半年來,"余額寶"對接的天弘增利寶貨幣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為1月2日的6.763%,最低為7月13日4.169%;
京東"小金庫"對接的嘉實活錢包最高為4月4日6.012%,最低為7月22日4.603%;
微信"理財通"對接的華夏財富寶最高為1月26日7.902%,最低為6月25日4.390%。
可見眾電商網絡理財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值均出現在年初,而近期則不斷刷新最低收益率,高收益神話正在被打破。
數據還顯示,截至2014年7月電商及銀行系網絡理財產品均已超10款,基金系網絡理財產品超30款,券商系網絡理財產品也已超5款。
"網絡理財市場早已不再是阿里巴巴的一枝獨秀,電商系更加看中理財產品與自身支付系統、平臺業務等的嫁接,強化用戶粘性;而其他機構則更多的看中PC端與手機端為的巨大流量,盤活平臺上理財產品的銷路。
2014年上半年網絡理財市場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電商系'寶寶'入虛火;網絡理財玩家的增多也使得產品同質化嚴重,電商網絡理財產品高收益優勢不再明顯,隨著年后市場資金面寬松、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降低,電商網絡理財產品有集體跌破4%的趨勢,且網絡理財產品4%左右的收益率將成為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常態;
其次,銀行系'寶寶'入佳境:2003年銀行就開始銷售貨幣型基金,但因"生而不養",被電商搶占先機,面對存款縮水,銀行機構不得不開啟"圈地運動",攬儲手段變革明顯,多家銀行出臺措施限制資金流出。而對于貨幣基金,銀行本就有比電商企業更多的主動權,當銀行在對貨幣基金與其網絡銀行、信用卡還款、轉賬、匯款等業務結合強化支付功能后,提高了用戶體驗,資金搬家的勢頭顯然有所減弱。
最后,保險理財高收益漸攬金:大批險企進軍互聯網保險理財,其中最具話題的就是年初阿里的元宵理財產品和近日京東推出的'安贏一號'。
保險理財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在宣傳上弱化了保險屬性,讓人覺得與原先的網絡理財產品相似,而且寶寶軍團已把用戶對收益率的期望值拉高,在寶寶熱度下降后,不少用戶開始關注下一個投資機會。但長期來看,保險公司是否能實現預期收益率的兌付還有待觀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
談及2014下半年網絡理財市場的趨勢,錢海利進一步指出,首先,貨幣基金收益將回歸常態:網絡理財去年出現的高收益極大原因是由于年末市場資金偏緊,如今被市場過分夸大的泡沫已去,最初的推高效應也已不再,目前市場上的網絡理財產品已回歸貨幣基金的收益常態,未來不排除在季末或年末時短時收益率會有所上升的可能,但各"寶類"理財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仍將維持在4%-5%的貨幣基金合理水平;
其次,網絡理財將開啟2.0時代:網絡理財產品的同質化讓投資者日趨疲軟、陷入停滯,對于資本的逐利性讓一些用戶為了尋求更高收益而離開。理財產品開始進入尋求更高收益的互聯網金融"2.0時代",已不僅僅是貨幣基金范疇,將更多的對接保險理財、票據理財、P2P、眾籌等領域,互聯網金融開始朝著更加契合用戶需求、個性化、將線下的不可能變為線上的可能定制化理財方向,幫助用戶獲得更高的收益。
第三,金融業務將成電商企業標配:從阿里巴巴到京東、百度、騰訊、蘇寧、網易、生意寶等的入局,如今唯品會、58同城、聚美優品等也開始深耕互聯網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已成電商企業標配。互聯網企業開始基于自身業務體系構建更加強大的閉環系統,都希望能讓自身平臺成為強力磁場,吸引更多的用戶與資源,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