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9 00:47: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就在不少投資者將北特科技納入今日(6月18日)打新計劃時,昨日卻突然傳來公司推遲發行的消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北特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定的7.01元/股的發行價,對應2013年攤薄后市盈率19.47倍,高于汽車制造業近一個月13.50倍的平均靜態市盈率。按相關規定,公司將發行時間推遲至7月10日。
市盈率高于均值公司給出解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特科技昨日公告顯示,本次擬定的發行價格為7.01元/股,對應的2013年攤薄后市盈率為19.47倍 (每股收益按照2013年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后總股本計算),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汽車制造業最近一個月13.50倍的平均靜態市盈率。
根據2014年1月12日證監會發布的 《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要求,北特科技和主承銷商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會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發行時間因此推遲至7月10日。
對于發行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值的情況,北特科技解釋稱,目前中證指數發布的汽車制造業中包含了整車制造和汽車零配件制造兩類企業。而公司主要產品為齒條、齒輪、輸入軸與閥套等轉向系統零部件和減震器活塞桿,屬于汽車零配件制造企業,與整車制造企業在競爭模式、業務模式以及財務指標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二者整體估值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北特科技表示,在已上市公司中,公司與渤海活塞(600960,收盤價9.56元)、天潤曲軸(002283,收盤價6.28元)等公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這部分公司2013年靜態市盈率近一個月平均值為29.08倍,公司19.47倍的發行市盈率低于這一水平。此外,扣除發行費用后,北特科技此次IPO募集資金凈額約為14986.95萬元,略低于募投項目所需的金額15000萬元,未出現超募。
登云股份推遲發行后大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初發行的同屬汽車制造業的登云股份(002715,收盤價33.91元),也曾遭遇類似情況。
登云股份原定于2014年1月16日申購,但由于公司10.16元/股的發行價所對應的26.52倍市盈率高于汽車制造業當時16.82倍平均市盈率,因此公司按照《措施》要求,將發行時間推遲至三周后的2月11日。當時登云股份也表示:“發行人所代表的汽車零配件制造企業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水平高于整車制造企業”,并表示發行市盈率其實低于同行業已上市公司銀輪股份、渤海活塞等。
雖然當時登云股份多次強調公司可能存在估值過高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但公司股價上市首日“頂格”上漲后又迎來連續8個漲停板。短短9個交易日內,從10.16元的發行價飆升至31.36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若按整個行業市盈率均值來衡量某個具體的公司,得出的結論未必完全準確。比如該公司盈利水平處于行業上游,其市盈率必然高于行業平均,北特科技和登云股份就屬于這種情況。在整體估值較低的行業,上述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
依頓電子今申購發行價15.31元
按照最初發行安排,今日(6月19日)本來將有北特科技和依頓電子兩只新股發行,但北特科技申購日期推遲后,依頓電子 (申購代碼732328)成為今日申購的唯一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發行公告顯示,依頓電子主營業務為高精度、高密度雙層及多層印刷線路板的制造和銷售,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生產服務,即由印刷線路板線路設計優化、小批量樣板生產、批量生產和售后服務等構成的綜合服務體系。
本次依頓電子發行價確定為15.31元/股,對應2013年攤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市盈率為23.20倍,低于所在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39.98倍的平均市盈率,也低于超聲電子、*ST普林、超華科技等業務有一定相似度的已上市公司平均水平(38.97倍)。依頓電子申購上限為2.70萬股,頂格申購需41.34萬元,不進行老股轉讓,發行股份均為新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