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首頁 > 消費 > 正文
新華網 2014-06-15 17:30:00
“三宗罪”之二:使用假冒原料
今年端午節期間,重慶消費者高先生在重慶多個大型超市為孩子購買了進口“杏仁糖”。打開食用時才發現,商品配料表上明明寫的是“杏仁”,產品中卻是扁桃仁。實際上,無論是成本還是營養價值,二者都有巨大差距。
對此,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不要盲目相信進口貨。近年來,消費者多次投訴有進口食品打名稱“擦邊球”,誤導消費者的問題。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時,要仔細辨別名稱與產品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則可憑購物憑證向工商部門或消協投訴進行維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模擬炒股選手抓住機器人概念股大賺10% 周盈利率排名第一
下一篇文章
6月15日晚模擬炒股選手操作計劃匯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0
Copyright ? 2025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違者必究。
廣告熱線? 北京: 010-57613265,?上海: 021-61283008,?廣州: 020-84201861,?深圳: 0755-83520159,?成都: 028-8651211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190017 網站備案號:蜀ICP備19004508號-3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2026號
新聞職業道德監督熱線:400 889 0008 郵箱:zbb@nb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