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機構賭降準

上海證券報 2014-05-28 09:10:48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疑云揮之不去。

昨日下午開盤,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409密集成交多筆大額買單,僅10分鐘內成交量逾4億元,隨后該合約量價齊升。受此異動刺激,市場“降準”預期重燃。

實際上,近期多條線索皆讓市場嗅到了“降準”的味道。上周李克強總理在內蒙古考察時的講話,被市場解讀為“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以緩沖短期內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同時傳出的“央行對國開行3000億元再貸款”等微刺激傳聞,亦加重降準預期。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這些跡象顯示,決策層正在努力推進降低融資成本、改善流動性,而國債期貨的異動則是機構資金豪賭貨幣政策寬松之舉。

如此強烈的“降準”預期并不奇怪。因為最近兩個月實體經濟環比增速較1-2月份溫和走強,但仍低于潛在水平,產出缺口自年初以來持續下降。房地產領域自2014年以來需求持續疲軟,同時,政府對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加強監管,而由于同業業務大部分與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有關,因此,同業業務去杠桿化可能在短期內增加房地產市場風險。這些都被認為是短期中國經濟下行的潛在風險。

澳新銀行劉利剛認為,由于通縮風險上升,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因此央行可能會放松貨幣政策。

具體邏輯在于,盡管央行可以通過短期公開市場操作來維持寬松的流動性,但目前較低的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并未有效傳遞到借貸利率上。在五月上旬,雖然2014年第一季度的市場流動性寬松,但加權平均借貸利率仍處于7.18%的高位,僅低于去年第四季度2個基點。

同時,目前大中型銀行仍必須維持20%的存款準備金率和75%的存貸比,只有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并調低最佳貸款利息,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降低中國企業的借貸成本。

進入五月下旬,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和貨幣政策之間的不一致性不斷增加,更多機構開始預計政府將出臺放松措施,包括降準等。

但也有機構認為,僅以最新金融數據來看,雖然信貸增速進一步小幅放緩,但整體信貸環境仍然較為寬松。民生證券、海通證券、安信證券等認為所謂政策微調,并不意味著啟用全面降準工具。其邏輯在于:“新常態的框架之下,政府的宏觀管理思路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未來走老路、搞總量刺激政策的概率不高”,而降準僅可能出現在“經濟動能明顯滑落”之際。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 | 网站你懂得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