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3 00:56: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率網理財產品收益率趨勢圖表顯示,銀行理財產品正在趨長期化。今年以來,除了2月份發行規模下滑外,其他月份,1年期限以上銀行理財產品的月發行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
除此之外,各個期限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自去年12月分后,均呈現平緩下滑態勢。
國元證券理財研究員盧羽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趨長期化的主要原因是銀行預測市場資金面比較緊張,想鎖定長期且低價格資金,而近期下發的127號文(《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或許會讓理財產品收益率降低。
一年期以上產品數量持續上升
銀率網理財產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年期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月發行數量整體上升走勢明顯。其中,2014年1月份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為254款;而3月份和4月份的發行規模分別為354款和388款。
盧羽佳表示,銀行理財產品趨長期化的主要原因是銀行預測市場資金比較緊張,想鎖定長期且低價格資金,進行“套保”,如果銀根不適度放松,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認為,現在所有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在增加,鎖定長期資金意義并不是太大,但是,并不排除目前銀行通過還不高的價格鎖定一定的長期限資金。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銷售情況來看,客戶比較傾向于三個月以下理財產品,但是銀行都希望賣中長期理財產品。從錯配角度來講,銀行的資產都是長期的,銀行就會發行一些期限長、比較匹配的理財產品,減少錯配,降低風險。而且,銀行從價格和規模上都傾向于發行這類產品。
理財收益率年中或抬升
從銀率網數據來看,雖然有個別理財產品收益率上漲,但自從去年12月份后,各個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呈現平緩下滑態勢。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5月10日至5月16日)共有637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5.12%,較上周下降0.08個百分點。
臨近年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否會像去年6月份那樣大幅度上漲?
葉林峰認為,近期來看資金有些偏松,年中會有所反彈,理財產品收益也會有所提高,這跟央行的貨幣政策有關系。今年貨幣政策凈投放量一直在增加,資金鏈稍微比較寬松,到6月份可能會趨緊一些,理財收益率可能會在現有基礎上有所反彈。
盧羽佳表示,5月份隨著很多跨年理財產品到期,短期產品的利率會上升,如果有長期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可以買入。
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很難會出現去年6月份的情況,一方面要看監管部門的態度,同時各家銀行比較理性,“利率市場化臨近,市場情況也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理財會逐步回落成儲蓄,各家銀行也在提前布局利率市場化,更加關注的不再是時點。”
127號文或打壓理財品收益
近日,為規范銀行同業業務,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外管局聯合印發127號文,就規范同業業務經營行為、加強和改善同業業務內外部管理、推動開展規范的資產負債業務創新等方面提出了18條規范性意見。
由于理財產品也會通過同業投資一些非標資產,127號文是對理財產品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盧羽佳表示,127號文就是9號文的重申和加強,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降低。
葉林峰表示,目前從產品來看,信息披露不是很透明,具體多少理財產品通過同業形式做并不知曉。如果規模比較大的話,特別是采用買入返售形式的受到限制,整個資產回報情況會受到影響,銀行理財也會受到影響。但是,銀行也會有一些監管規避,所以,短期來看會有一定影響,中長期來看卻未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