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在路上

每經網首頁 > 記者在路上 > 正文

他們因何而敗——讀吳曉波《大敗局》有感

每經網 2014-05-16 16:31:38

看完《大敗局》,我們知道了很多企業家為何而敗,但不一定知道如何避免再敗;雖然我們不一定知道如何避免再敗,但至少知道了一些底線性經驗。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文/宋思艱

說到吳曉波,人們往往會想到他寫的《大敗局》一書。最近,我把《大敗局》1、2冊都看了一遍,這是吳曉波2007年寫的書,但放到現在也并不過時。因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性變化卻異常緩慢,幾千年前老祖宗的很多哲理放到現在都有借鑒意義,《大敗局》所描述的改革開放之后的諸多案例離我們就更近了。

《大敗局2》第一個故事就是有關李經緯和健力寶的,這個故事對于財經媒體人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吳曉波在《“東方魔水”是如何變味的》這篇文章中,詳述了李經緯和健力寶的起起伏伏,文章小標題取得一語中的,如“致命一問:健力寶是誰人的?”“政商交惡:偏不賣給創業人”。這兩個問題,涉及的是那個年代的民營企業家經常面臨的困惑:產權關系不清晰;政商關系難以把握。

現有“國師”之稱厲以寧曾說,產權不清的后遺癥就是,民企不聽話就要收拾你。

那么,民企的應對之道是什么呢?是打官司嗎?中國傳統是“民不告官”,應對之道多半也只能是私下協商解決。但是,民營企業家也不可能都是守法的人,商人逐利的本性讓他們本來就容易游走在灰色地帶,他們之中也確實有人配合侵吞了國有資產,因此他們的各種大膽行為客觀上也給“被收拾”提供了很多借口。

當然,也不是所有管制者都要追究企業家原罪,這是看需辦事、看人下菜碟的,因為多年前也曾有地方鮮明提出不追究企業家原罪。

那么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里?從一個“小切口”的角度來考慮,或許可以理解為癥結在于能否依法依規辦事:大家都能嚴格遵循相同的規則,商業成本和管制成本都能降低。

至于政商關系,這恐怕是世界上最讓人難以把握的關系之一了。要逐利,求助于政府是捷徑之一,但世上從無免費的午餐,今天政府幫助了你,明天就可能有各種爛包袱塞給你、各種爛事讓你解決,如果不解決,以前吃進去的也要吐出來,甚至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如同李經緯那樣身陷囹圄卻長期不給說法。

在中國的企業家,只要做大了,就無法回避對政商關系的拿捏和把握。這方面,劉永好到目前為止一直被視為一個成功的典型,他對政商關系的原則也廣為人知:與政府搞好關系,但不與特定的官員走得很近。

社會和經濟要有活力,首先要有良好的制度、規則和氛圍,規則不明確或者掌握政治、司法大權的人自由裁量權空間越大,權力尋租的事情就越多,社會和經濟的活力就越低。

一個企業家、一個人,保持低調、獨立、冷靜的判斷異常重要。在吳曉波《大敗局》中提到的企業家,事業做到一定程度頭腦就發熱、膨脹,對內導致離心離德、對外形成“墻倒眾人推”局面者不在少數。

末了,還是不能忘記從媒體報道角度來考慮一些問題:我們都知道形成良好的法治社會是令多數人受益的事情,但如何形成良好的法治社會?這無疑需要掌權者的身體力行和切實推動。然而,誰愿意革自己的命呢?這一悖論如何破解?

從劉永好的正面例子和很多反面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家與某一個具體官員走得太近,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保持適當的距離,似乎是不二之選。但是,劉永好的保持距離原則真的貫徹到底了嗎?如果保持距離到了孫大午那樣,還有幾個人敢繼續保持距離?

看完《大敗局》,我們知道了很多企業家為何而敗,但不一定知道如何避免再敗;雖然我們不一定知道如何避免再敗,但至少知道了一些底線性經驗,那就是:如果一個社會沒有規則、規則可被隨意修改、大家都不遵守規則,必?。蝗绻粋€企業家,過度相信自己的經驗、過于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親近官員,必敗。

責編 鄔曉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中文字幕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韩国视频高清一道一区 |